無論是他得到了占城稻的種子還是棉花種子,或是二者皆得,對於整個幽州百姓甚至華夏百姓來說,皆是天大的好消息。
難怪平時彬彬有禮的劉辯,在得到消息後,如此不顧禮儀的離開府上,滿懷希望的前來見來敏。
“柔兒,你也要努把力,早點讓母後抱上孫子。現在幽州的一些大臣都想讓辯兒納妾,本地的許多世家大族也蠢蠢欲動,想將自己的女兒嫁過來。
你不但是辯兒明謀正娶的妻子,也是母後看著長大,與我們母子一同經曆了生死,我自然希望將來你能夠母儀天下。
母憑子貴,你一定要第一個為辯兒誕下龍子!將來你們的兒子才能名正言順的繼承大統!”何太後絮絮叨叨的叮囑著。
“謹遵母後的教誨,柔兒明白!”唐姬俏臉微紅,眼中卻滿含堅定之色。
…………
州牧府內,劉辯見到了從巴蜀趕回的來敏。
“啟稟史侯,幸不辱命,下官在益州尋到了一種名為早熟稻的稻種。
雖然名字與史侯所告知的有些出入,但是根據當地長期來往於漢王朝南邊諸國的行商所描述,此稻種相比我們漢王朝的稻種,早熟、周期短,耐旱、產量高,所以行商們將它命名為早熟稻。
與史侯所言,並無二致,所以下官鬥膽認為,此物就是史侯所尋之稻種。
隻是因為文化、地理的差異,名字有所不同罷了。”來敏沒想到僅僅離開數月,薊縣甚至整個幽州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縣城已經開始風風火火的新建學校、醫院、大漢便利店等設施。
相信不久的將來,幽州會成為整個漢王朝人人向往的地方,這讓他對於眼前這位年輕人再次欽佩不已。
劉辯接過來敏遞過來的早熟稻稻種,仔細查看良久,又看了看對方帶回的已經完全成熟的水稻,還是無法分辨到底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占城稻。
劉辯也知道占城稻並非僅指占城國種植的稻種,而是泛指的中南半島上各國種植的水稻。
劉辯無法分辨來敏帶回的稻種是否就是他所希望的占城稻,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前世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對於知道占城稻的存在已經不錯了,完全沒有切身體會過這樣的稻種,如何能分辨出來?
不過,劉辯也沒有氣惱,既然來敏如此確信,十之八九應該沒問題,何況還有擅長農業的棗祗之族弟棗軾在薊縣,到時候讓他研究一下就知道了。
來敏見到劉辯眉頭微皺,不禁擔憂的問道:“史侯,古人雲‘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北方寒冷,這裡的土地未必適合種植此類稻種,據行商所言,此類稻種都種植在天氣比較炎熱的地區。”
“若此稻種真是我心中所想,那就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占城稻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適應性極強,不擇地而生,大多數土地都能種活!”劉辯雖然心中沒底,還是向來敏安慰道。
沒過多久,麵色黝黑,一身粗布麻衣打扮的棗軾大步流星般的來劉辯與來敏所在的會客室。
剛一進來,就見到劉辯手中的早熟稻,眼睛微微一亮,連忙拱手問道:“史侯,這難道就是您曾經提到過的占城稻?沒想到來敏大人真能將此稻種找到!可以將占城稻交給下官細細查看一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