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雙季稻(1 / 2)

隻要南方政權將防線穩定到淮河一帶,嚴防死守,北方勢力很難突破此類防線。

強如曹操、苻堅等人皆無法從淮河南下。

淮河防線不但能為南方政權的都城建業起到緩衝的作用,必要之時,還能作為南方政權北伐的前哨站。

宋武帝劉裕一度北伐打到潼關,飲馬黃河,就是從淮北出兵。

東晉、劉宋、蕭齊、蕭梁一直守住了淮河防線,共存續了近二百五十年,而且就算滅國,皆是亡於內亂,被權臣所篡。

而唯一沒能守住淮河防線的南陳,在失去淮南後,不到十年,就被隋軍攻克都城建康,南齊滅亡。

而且隋軍從京口與采石兩處地點渡江,兩麵夾擊,從出兵到滅國僅僅隻用了二十天。

南齊是整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的政權中,唯一一個沒能守住淮河防線,被北朝所滅的國家。

五代十國時,南唐最初占有淮南之地,與後周分庭抗禮。周世宗柴榮攻下淮南之地後,南唐再無翻身之日,隻能偏居江南,苟延殘喘。

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後,立刻派兵輕而易舉的攻克金陵,南唐滅亡。

南宋時,一直憑借江淮兩岸的緩衝區域抵禦金國的鐵蹄,金國數次南征,皆無法攻下淮南。

而南宋在穩定淮南的防線後,甚至數次北伐,多次收複淮北各地,每次皆因主和派的抬頭,最終將奪下的淮北各地再次拱手讓出。

嶽家軍甚至一度攻克洛陽,進軍開封附近的朱仙鎮。宋高宗完顏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

主帥嶽飛在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時,既憤慨又無奈,聲淚俱下,仰天長歎道:“臣十年之力,廢於一旦!非臣不稱職,權臣秦檜實誤陛下也。”

然而在朝廷高壓鉗製之下,嶽飛不得不下令班師。

在班師途中,得知收複的河南地被金軍攻破,不由得扼腕悲歎道:“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複!”

即使如此,南宋依靠江淮防線甚至堅持到了金國被蒙元所滅。

蒙元知道南宋將淮南防線打造得固若金湯,於是從荊州入手,攻克襄陽、樊城後,突破漢水防線,南宋這才最終走向末路。

守江必守淮,這是經過無數南方政權與南北戰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

南方政權隻要守住淮河地區,進可攻,退可守。

…………

半個時辰後,棗軾興奮的說道:“這被稱為早熟稻的稻種不但比我們大漢王朝內的水稻產出的糧食顆粒更大,而且更精細,口感必定更佳。

而且最重要的是,同樣差不多大小的水稻,早熟稻的產量更多。

至於史侯所言,此早熟稻具有耐寒、耐旱、適應性強、生長周期短等特點,則需要種植後,不斷的觀察記錄,才能確定。

不過僅僅產量遠超我們大漢朝的水稻,就是令人值得亢奮的事情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