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日蕭文昭想要下旨昭告天下,揭露晉王蕭文滔謀朝篡位的罪行並冊封蕭清瑤為禦尊護國公主,但是真的執行起來,並不是上下嘴皮子動動就能落實的。
就像她被冊封為郡主的時候,也是經過幾個月的朝議後才塵埃落定,包括判定晉王蕭文滔的罪行要走的流程到最後出結果,恐怕沒有一年半載根本無法蓋棺定論。
說白了,就是大昭的帝王並不是一言堂,最高命令仍須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共同商定後才可下發。
蕭氏的君主專製政體,還沒有完全進化完成,阻礙最大的便是依然掌握大昭絕大部分資源的簪纓世族。
原本蕭清瑤是想解決完遺詔的事後,再利用前朝太子和餘孽這條線借刀殺人,將暗中搞事情、不聽話,影響大昭統一安寧的世族異己全部鏟除掉。
之所以同陸翊合作,也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需要他出麵攪亂局勢,處理科舉舞弊的事,也是因為她答應了沈明珠在規定的時間內離開京城。
種種原因彙集在一起,都讓她無法,也不能涉足太深,以免將來無法全身而退。
每件事都不容易,除了天時地利人和,還要長遠布局,她預估到會有很多阻礙和未知的變化,但並不包括蕭文昭提早這麼多年對她一而再再而三起了殺心這件事。
是什麼讓他明知不能在此時動她分毫的敏感時刻,以‘捧殺’這種方式將她推向風口浪尖。
“派六個人去建成縣,跟在縣令林逸身邊,有任何風吹草動及時彙報。”
小三的聲音在窗外響起。
一陣風吹過,房中的燭光閃動,蕭清瑤手中把玩著蕭文昭的手諭。
至少,名正言順的拿到了兵權和鑄幣權,先暗箱操作將沈氏的私兵過了明路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