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麵聖前,所有人都需要卸甲除兵,接受檢查。尤其是今年年初太子在宮中出事後,進宮前的手續變得更加複雜繁瑣。
她沒有能用的武器,連隨身袖帶都被扣在宮門衛屯兵處。
早先在偏殿見到太子那副癲公的模樣,倒沒那麼在意。
畢竟,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儲君,到人人都能踩一腳的廢太子,每天生活在即將被廢黜的恐懼中,這種巨大的落差,恐怕不是時間就能撫平的。
直至水榭麵聖,被假刺客刺殺,蕭文昭對她又是試探,又是套路,各種騷操作層出不窮,讓她覺得,一個帝王走到這一步,是大昭的悲哀。
不敢想象,對她一個這樣無關緊要的棋子都能這樣百般試探,千般提防,其他人又該如何?
哦,本來可能確實無關緊要,且還能當棋子用一用的,直到建成縣一役後,叛軍那句‘討伐昭和帝蕭文昭弑父篡位’,大概是觸到蕭文昭的逆鱗了。
要不是形勢不允許,說不定他會將所有聽到這句話的人全部滅口。
這也是為什麼她在察覺後,第一時間派暗衛去保護林逸的原因之一。
因為反應及時,建成縣內知道這件事的人也不過就是她,建成縣衙的幾個人,還有探查敵情的前鋒探子。
一個國家的好壞看得是領軍人如何,方向對了便是盛世之基,萬民之福。
方向錯了……粗淺點說,將無能累死三軍,帥無能分崩離析。
如今的正確路線,也就是政治思想的重心應該是君民關係和君臣關係。
民為邦本。
民心才是君權存在的基礎,治國安邦,一統天下,關鍵在於獲取民心,而獲得民心的方法,便是君主個人意誌轉移到百姓、臣子的利益上。
她曾以為蕭文昭是在權利和欲望中逐漸失了本心,忘了最初的初心,沒想到……比她想得更嚴重。
從一開始就名不正言不順的君主,又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