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兒他們站在村子後麵的路口,等著楊家人來接。初冬的早晨有點冷,但初升的太陽依然給人溫暖的感覺。
剛等沒一會兒,隻見遠處駛來一輛馬車,踐踏著的馬蹄聲娓娓而來,像是預謀好了節奏,聽不出絲毫破綻,就這樣近了,更近了。
最後在李寶兒他們麵前停了下來,楊員外家的管家趙四從馬車廂裡出來了。但是駕車的是另一個車夫。
"不好意思啊,讓你們久等了。"趙管家滿懷歉意地說。
"沒事,我們也是剛來不久。少夫人怎麼樣了?兩個孩子好嗎?"
"少夫人很好,一天一夜就醒來了,兩個小孩子也很好,一直由小菊和奶媽子照顧著。"
“那真的是太好了,這是我第一次這樣救人。"李寶兒自豪地說道。
"那請李姑娘和蕭公子上車吧。"
“好的。"
李寶兒和蕭謹言依次而上,坐在後麵,最後趙管家才上來,坐在蕭謹言的對麵。
"李姑娘,你真了不起,連劉老先生都束手無策,你能把少夫人母子救活,真的是大功一件啊。這是前無古人的大事啊/"
"我家老爺真的聽了李姑娘的話,在街上設了兩個施粥點,一個在鎮門外,一個在老爺家住的巷子路口,施粥救治那些難民。我這幾天一直在忙這個事。"
"那楊老爺真的是菩薩心腸,才有那麼大的福報的,兒媳和孫子都平安無事。趙管家也辛苦了。"
"是的,我家老爺平時對我們這些下人也是很好的,誰家有難他都肯幫忙的。"
"去年車夫大牛母親生病,就是老爺幫忙才度過難關的。"
趙管家和他們坐在馬車裡,一路上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著話,銅山鎮很快就到了。
在鎮子外麵,李寶兒掀起窗簾,看到在鎮子外路口有一個粥棚點,濃濃的粥香味傳出好遠。到近前一看共支了三口大鍋,每一個鍋都在用木柴煮著。
領粥的人分彆按孩子一組,老人一組,青壯年一組。每一組的隊伍都很長。
但是每一組的人都是井然有序的排著隊,一個個看上去,可高興的了,有一些逃難的年輕人在幫忙,認真的組織著。
在鎮外吃粥的主要是一些乞丐,剛剛逃難來的饑民,由乞丐頭領管理,不要混擾其他的饑民。
熱氣騰騰的粥,在初冬的早晨散發出一絲絲溫暖的味道。
在鎮裡的十字街口的北麵也設了一個施粥點,同樣支起三口大鍋。裡麵與外麵稍有不同。
發粥時是老人先於童壯,婦人先於男子,老人瘦弱不能久待,婦人領粥出自萬不得已,俱宜體恤,來了就發給他們。
吃粥時間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難民們都是自帶碗筷的,楊家沒有提供。
倘若碰到突發狀況,允許自帶瓦罐,同時給粥兩次,以方便帶回家的。
每一碗粥,滿滿的是溫馨和關懷,讓受苦受難的人有了家的感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等到楊老爺家時,李寶兒對當時的施粥情況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些。
等李寶兒他們下了車,隻見楊家的老少都穿著盛裝,在門口等著,李寶兒很不意思,"您們都站在門口乾嘛的?少夫人,你可不能久站的。"
”沒事,我剛來一小會,當然想早點見到我們娘兒三個的救命恩人的。"
"那天我一直在昏睡,後來又疼暈了,就是不知道是誰救了我們。"
“後來聽小菊說是一個沒有她大的小姑娘,我還有點不信呢。"
"今日一見,看來小菊所言不假,你真的是比她小。"
"小妹妹,你叫啥名字?"
“我叫李寶兒。""
"你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