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寶兒招聘了王武和趙流兩名員工後,這兩名年輕的醫者,做事麻溜,對患者和氣,對李寶兒也是十分尊重。
醫館裡的事就不要張玉花,蕭成善兩口子幫忙了,他們倆一下子就清閒下來了,每天感到無事可做。
做慣了鄉野粗活的人,一下子閒下來,那是哪哪都不舒服。
這一天,蕭成善和張玉花早早地吃了早飯,一起出門去了,他們倆覺得自己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出去找些生意做,於是決定到永州街上看看有什麼合適的機會。
走了沒多久,他們倆踏上了熱鬨的永州街。街上的商販們已經開始擺攤,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
張玉花拉了拉蕭成善的袖子,“成善,你看那邊賣小吃的攤子,好多人圍著,咱們也過去看看。”
他們擠進了人群,發現這是個賣油炸糕的攤子,生意確實很火爆。蕭成善低聲道,“玉花,這油炸糕倒是不錯,可是咱們做小吃行嗎?要不再看看?”
玉花點點頭,他們繼續往前走。走到一間布匹店前,玉花眼睛一亮,“成善,這布匹店倒是乾淨利索,咱們以前在家鄉也種過棉花,對布匹有些了解,要不要進去問問?”
兩人走進布匹店,和店主聊了一會兒,得知開這種店不僅需要資金,還需要穩定的貨源和手藝,他們覺得一時半會兒難以入手,便決定再找找其他的機會。
接著,他們來到了一個藥材鋪前。成善回頭看了看玉花,“咱們在寶兒的醫館也學了不少草藥知識,要不試試藥材生意?”
玉花點點頭,“也好,藥材總是有需求的,咱們進去問問吧。”
他們與藥材鋪的老板聊了聊,發現藥材生意需要的專業知識和門道非常多,且投入不小。雖然兩人在醫館學了一些草藥知識,但要獨立開店還是有些難度。
最後,他們走到了一個比較冷清的街角,看見一家舊書店。成善笑道,“玉花,這裡好像挺安靜的,要不咱們進去看看?”
兩人走進舊書店,發現這裡的書籍琳琅滿目,但生意卻不太好。店主是個和藹的老先生,看到他們感興趣,便熱情地介紹起來。
老先生告訴他們,這些書很多是從鄉下收來的,價格不貴,但需要耐心和眼光。
張玉花和蕭成善互相對視了一眼,心中都有了些想法。玉花輕聲說,“成善,其實我們可以從小做起,先不一定開店,找一些適合的舊書回去整理,然後在街邊擺個攤子試試,也不用投入太多。”
蕭成善點點頭,“對,咱們先小本經營,慢慢積累經驗和資金。”
於是,他們決定先從舊書生意入手,買了一些舊書,滿懷希望地回到醫館。
李寶兒一看公公,婆婆買了好多舊書回來,好奇地問:"爹,娘,你們買這些乾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