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我回去跟於莉說,讓她明兒領六一來,行嗎?”
“那敢情好。行了,我不耽誤你跟老頭子了,你一會兒吃完再回去?”
“不了,我跟我大爺說幾句就回,於莉照顧六一不方便做飯,我得回去伺候他娘倆。”
任大爺等自家老太婆絮叨完才說:“行了,我跟柱子說完趕緊讓他回去,你忙你的吧。”
傻柱把打算成了廚師服務隊的想法跟任大爺講了,任大爺聽了很是讚同,“你這個想法確實能解決很多群眾婚喪兩宴的問題,政策上沒什麼問題,畢竟你是要通過軋鋼廠成立服務隊,就屬於公家的,但是有很多現實問題,服務隊的工作會不會影響這些廚師的本職工作,服務隊歸誰管理,利益怎麼分配,尤其是後兩項,如果考慮不到位,最後好事也許會變壞事。”
“好事變壞事?為什麼?”
“如果服務隊做的好,群眾需求大,隊伍的廚師就需要的多,可能你們廠裡的廚師都不夠用,因為按你所說不是所有的廚師都能做宴席的,你可能需要招收新的廚師,這些人是算在軋鋼廠的職工還是服務隊的?人多了,權責也就大了,就會有人想插手的,所以誰管很重要,這個人要能擋得住想摘桃子的人;再就說到利益分配問題,是多勞多得還是大鍋飯呐?”
“當然是‘各儘所能,按勞取酬’了,《黨章》上不是寫了嘛!”
“哦,你看《黨章》了?”
“是的,我們廠的陳秘書提醒我要向組織靠攏,他給我的《黨章》,我昨天看了總綱,就有‘各儘所能,按勞取酬’。”
“‘各儘所能,按勞取酬’是沒錯,你有沒想過如果做宴席的廚師在服務隊的收入超過了他本職工作的收入,他會怎麼想,他還能安心的做好本職工作嗎?其他職工會怎麼想,憑什麼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