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學校裡流言四起,最多的版本就是兩人已經談戀愛,並且同居了。
談戀愛這件事對於叛逆的高中生來說很常見,可同居就不一定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更何況是發生在兩位尖子生身上。
林挽至今仍記得,那段時間,自己和陳炙越曾被不安好心的人掛到貼吧,討論兩人的不正當關係。
帖子剛發出,就奪去了眾人的視線。大家紛紛興高采烈地加入話題,根本不顧兩位當事人的感受。
兩人談戀愛的傳聞甚至鬨到了老師那裡。領導找他們談話,但又沒有證據,再加上兩人成績好,問了幾句便沒再多管。
於是學校裡又多了一個傳言,兩人的親戚跟學校有關係,是走後門進的重點班。
“不然老師為什麼不管他們談戀愛?成績好就是方便,乾什麼都不會被處分。”
“那個林挽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小小年紀都跟男生玩這麼花了,還能考年級第一,該不會是有答案吧?我看她長得就像個花瓶!”
“花瓶?你是指用來被插的嗎?哈哈哈……”
有人詆毀,有人汙蔑。
可事實上,他們並沒有證據。
即使親眼所見,也未必是他們想象的那樣。
他們忽略了這一點。
人性的惡是四散的墨汁,粘稠在道德的界限上。人們困惑、迷茫、躁動不安,試圖用那千般喧囂將皮囊填滿,以此在這空蕩的世界裡撈出些什麼,卻徒勞無功,到頭來也隻落得個齧檗吞針。
於是他們編造出一個自己想要的答案,在世俗裡苟且偷生。即使搖搖晃晃,即使自欺自瞞。
最心痛的莫過於,林挽因為受不了謠言,逐漸疏遠了陳炙越,在學校也刻意跟他保持距離,兩人就好像陌生人一樣。
麵對風言風語,她退縮了。
低落的情緒裹挾著大雨徹夜淋漓。於是,陳炙越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林挽永遠也忘不掉,那天陳炙越趁老師不在,站在講台上,一字一頓地向所有人宣告——
“我和林挽不在談戀愛,她來我家隻是單純地為我補習,根本不存在你們口中的‘同居’。誰要是再敢在背後嚼舌根,信不信我讓你再也說不出話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有這個實力的。”
剛剛還嘰嘰喳喳的班級頓時鴉雀無聲。
陳炙越確實做事利索,且說到做到。
底下人的反應讓他很滿意:“但你們確實說對了一點——是我單方麵喜歡林挽,跟她沒關係。”
話音落下,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林挽都愣住了。
這個與她共同相處了大半年的男生,這個風雲全校的人物,當著所有的人的麵說喜歡她。
儘管林挽知道他是為了澄清謠言才這麼說,但她心底還是有一絲震撼。她忘記了如何解釋,隻徒勞地想要銘記夢中兩人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