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銜接處的猶豫,就是最好的詮釋。
雖然男主很壞,傷害過女主和她的家人,但他也確實救過女主的命。
當她在混亂中被人拋棄的時候,隻有男主把她帶了出來。
如果沒有他,女主可能早就死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才是賜予她生命的人。
一個人可以在摧毀另一個人的同時,又拯救她。
在某些毀滅性的災難前,對死亡本能的恐懼讓卑微的愛恨不值一提。
【也許愛吧,但我覺得她更多的是不敢愛,而不是不愛。】
林挽用的是“覺得”。
其實她在創作中壓根就沒想過這個問題。但她不能直接否定什麼,因為她不是書中人。在創作的過程中,語言塑造虛幻的美,而裡麵的角色就像是被賦予了血肉,漸漸帶著作者跟隨他們的想法走。
她在寫作中從來不是左右角色想法的人,而是被左右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她作品中的主角從來不顯得空洞。
看完林挽的解析,安妮若有所悟地問:【你這篇文也是惡人男主嗎?】
【反轉文,你看到後麵就知道了,全文不少於五個大反轉。】
【我記得你一開始寫得可是校園文,儘管內容很壓抑,但還在高中生正常範圍內。你現在都由黑暗校園文進化到犯罪文了。】
【我想寫。】後麵跟了個戴著皇冠、穿著洛麗塔的熊貓頭表情包,上方配字“公主你也敢管”。
【如果不是認識你,我都要懷疑你真的做過這些事,殺人和犯罪過程描寫得太詳細了,很難根據文字想象出,作者其實是一個溫柔的女生。】
林挽不好意思了:【我也不算溫柔吧。】
【那是,你的文天天不是在殺人,就是被殺,簡直是清流中的一股泥石流。】
看到這兒,林挽忍不住長按話筒標誌,發了一串語音:“把中文學好再來講話,送給你的成語詞典背了沒?”
對麵頓時沒信了。
林挽習慣性地掃了眼新文的評論區,是一長串的催更。
這周她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碼字。等解決完陳炙越的委托,她就可以閒下來了。
-
開庭時間在七月底,這一個月,林挽充分收集了能為被告脫罪的證據。
其中,大部分證據文件都是陳炙越給她現成的,根本不需要她去搜集什麼。這也讓林挽懷疑,他請自己到底有什麼用,把證據交給法院還不簡單嗎?
她都快猝死了,還非得指定她接單。又不是要錢不要命。
陳炙越準備的文件足以證明他是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合同無法履行,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就這樣,被告方輕鬆打贏了官司。
這種感覺很奇妙,曾經恨之入骨的仇人成了自己的客戶,她則是他的辯護人。
一些零碎的瞬間閃過,林挽微微躬起身子,一手扶著牆,一手擦拭額頭上的汗珠。
不經意間露出的黯淡神色,會消耗她的精神。頭腦發懵,身體發熱。這是她每次回想起過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