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朝廷的軍費呢?(2 / 2)

首輔 煌煌華夏 5387 字 8個月前

“不敢,都是分內之事。”

張經嗯出一聲:“你說的不錯,這本就隻是分內事宜,做好了不算有功,做不好反倒有罪。”

這話說的硬,不愧是掌兵事多年的武官,毫不含蓄。

陸遠心中更加小心,生怕答話上有錯誤。

“部堂所言甚是,下官也從不敢以此倨功,隻望儘忠國事,方能對得起朝廷俸祿。”

“聽聞陸副使家境厚實,應該看不上這區區一年百十石俸祿吧。”

陸遠心中打了鼓,忙言道:“回部堂的話,下官確係商賈之家出身,仰賴著父親大人操勞薄有家私,不過黃白之物終是身外,比不上朝廷俸祿係著皇上如天之恩。”

“嗬嗬。”張經笑了一聲,說不上是同意還是鄙夷,轉而言道:“今日本督傳你來,一來勉勵你的實乾,二來也是看了你寫的事關汪逆似有防備的奏本。

你懷疑有人給汪逆通風報信了?”

“是。”陸遠答道:“自部堂來之前,汪逆一直無有動作,可偏偏部堂一到,這汪逆便開始集結炮船戒備雙嶼,若非有人通風報信,下官是不信的。”

張經於是頷首:“伱說的不錯,確實是有人通風報信,這個人就是廣東左布政使周延。”

這就破案了?

陸遠怔住,隨後又聽張經言道:“是本督讓他報的信。”

這是個什麼操作?

陸遠先是不明白隨後恍然:“部堂故意打草驚蛇,是有意讓汪逆早做準備,好一舉在雙嶼將其全殲。”

“沒錯。”張經道出了自己的意圖:“汪逆者,勢力分散不好一戰成功,唯有此法才得機會,本督決意尋機決戰,一戰換海疆百年太平。”

陸遠沒當過兵也不通軍略,對張經的戰略意圖不好評價是對是錯,但是陸遠知道曆史啊。

打汪直大明朝用了十年,平倭患更是用了十六年,沒聽過有一戰畢全功的決定性戰役。

那就說明,這場仗張經敗了或者就算沒敗也未取勝。

“部堂,下官一介文人不通軍略本不該多加置喙,不過這汪逆在海上經營多年,如此想要一舉拔除恐怕並不容易,還望部堂三思。”

猶豫著,陸遠還是開口攔了一句。

可彆瞎折騰啊,大明朝就那麼點家底子了。

“此事本督與兵部已達契決,傳見你來是要交代一件差事。”

得,自己人微言輕,沒本事改變。

“請部堂示下。”

“此次出兵雙嶼,我大軍將從杭州、台州兩路出動,後勤補給需從浙江征調,這差事你來辦吧,本督相信以汝之才能可以辦好這事。”

籌集後勤是藩司衙門的事,乾臬司衙門雞毛關係啊。

陸遠當即就要開口,就見張經伸手一壓,所有話便都吞回了肚子裡。

“這事本督已經照會了你們浙江藩司的兩位蕃台,不過臨時籌集輜重藩司衙門人手不足,所以你要協助。”

陸遠是瞬間明白。

這哪是籌集後勤,直接說強征不完事了。

藩司顯然是沒有足夠的財政來進行籌集,因此隻能讓臬司的兵來幫忙強征。

難道這次張經來打仗朝廷沒給軍費?

不對啊,聽朱紈說過,朝廷可是給了足足三百萬兩軍費呢。

陸遠為難了好半天才拱手。

“是,下官...下官領命。”

走出總督衙門之後,陸遠仰天一歎。

強征就是靡禍鄉裡,不知道多少老百姓會因此遭厄,但是沒有糧食物資,仗又沒法打。

這差事哪裡好辦。

話說回來,朝廷的軍費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