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我嚴嵩也是有骨氣的!(首訂兩千加更)(2 / 2)

首輔 煌煌華夏 6097 字 8個月前

火炮不值錢,一門才十五兩銀子,六百門也就一萬兩,但是火炮不值錢,消耗快啊。

這東西一張嘴,一天就能打出去幾萬兩雪花銀。

雖說不打仗的時候感覺不到,但是既然配備進了三大營,平日裡總得訓練炮手吧?

光日常訓練消耗那也是千八百兩了。

林林總總算下來,一個三大營最少要二百四十萬兩銀子能配置齊。

這是兵部的第一個大頭。

第二個大頭是重建九邊邊軍,設薊遼總督和防秋軍。

九邊邊軍好理解,所謂的防秋軍就是嘉靖命令山西、山東、河南三省各組建一支精銳,人數在一到兩萬人,平日操訓,秋天就拉到北京駐守,待秋後再回各省。

嘉靖這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

邊軍、防秋軍,這種完全脫離生產的正規軍,在不算軍械的情況下,養一個兵一年就要接近二十兩銀子了。

《明武備誌》記著呢,邊兵一月一兩二錢餉銀。

一年十四兩四錢,一年隨隨便便也吃五兩銀子的肉菜和米麵了。

如此計算,九邊加上防秋軍就算二十萬,那就是四百萬兩。

四百加前麵的二百四,整合陸佰肆拾萬兩白銀。

彆急,還有呢。

這隻是北邊,南邊還有個浙直總督衙門。

張經打條陳伸手問兵部要嘉靖三十年的海防預算。

雖然現在不能主動出擊了,但是防守也得花錢啊。

不要多,一年一百萬兩。

雲南要防安南國、貴州都司要防土司,這兩筆練兵費用從大明開國到今朝年年都有,不多,一年二三十萬兩就夠。

所以,王邦瑞給內閣打了一個八百萬兩的軍費條子,至於批不批就是內閣和司禮監的事了。

兵部報出了一個天文數字,工部也同樣報出了一個恐怖數字。

“重修北京外城、加修宣大防線的長城、沿長城內築十六座塢堡,合需三百五十萬兩。”

這就是嘉靖三十年,中央財政支出兩塊大頭。

其他的各中央直屬部院衙門,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報了也有接近九百萬兩,攤算到三十多個衙門身上,一個中央機構才分走二三十萬兩,可謂勤儉至極了。

按說總數加一起不過兩千萬,嘉靖二十六年的時候,大明朝的中央財政歲入還有四千萬呢(物價換算後的總價值),怎麼會不夠花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嘉靖三十年,江南上的稅首先要扣除掉嘉靖二十九年給張經的二百萬兩,另外還要扣留一百五十萬兩用於江南今年的防汛和防災。

兩防的銀子每年都是南京扣留一百五十萬,江南當地自出一百五十萬來維持,如果超出這三百萬兩的話,那麼北京再撥款救災。

如此算來,大明今年的歲入已不足三千五百萬,這其中,進到國庫中的隻有一千八百萬,其中一千六百萬來自江南六省和江南織造局!

有人納悶這帳不對啊。

一點沒錯。

是有三千五百萬不假,但是彆忘了宗親的鐵杆莊稼。

這筆銀子是雷打不動要砍掉的。

嘉靖三十年這個時期,明朝宗親的俸祿在大明的財政占比大概也就是五成左右。

還沒到萬曆時期的六成五、七成那麼恐怖。

也因此,嚴嵩現在很放鬆,他今天,說什麼都要嘉靖給個明確的態度出來。

兜裡總共隻有一千八百萬,現在僅伸手迫切需要支出的銀子就已經是兩千萬超出了,這可還有幾個大頭沒加呢。

一年的公費吃喝沒算,北方官員每個月要領的俸祿沒算,修葺皇宮的預算沒有,給嘉靖修吉壤的預算也沒有算在內。

從哪變銀子去?

指望著再向南邊伸手,嚴嵩已經徹底放棄。

倒不是說南邊不願意給,而是實在覺得丟臉張不開口。

總不能一個中央政府的首輔年年指著要飯過日子吧。

現在就算南京願意給,他嚴嵩還不打算要了呢!

不就是把孫世祐趕走了嗎,大不了以後你們南京自己玩,我嚴嵩還能餓死不成?

(第十四更!)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