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收成怎麼樣?”
“挺好的。”老漢開心道:“咱們這地界風調雨順的,年年都有個好收成,每畝地一年能收兩石糧,一年兩熟下來就有二十四石糧,上繳糧稅一石,再交給縣城裡遠東糧行十石,剩下的便都是咱自己的了。”
“十三石糧食,也就是四兩半銀子,夠用嗎?”
“足夠嘞。”老漢答道:“這糧食俺們老兩口領著閨女留個六石就足夠吃了,剩下的能賣兩貫半銅錢,夠給閨女買兩身衣服,也夠過年的時候吃頓肉,開開葷腥的。”
“那平時吃菜呢。”
“家門口開了個小園子,平時自己種點吃。”
文興盛於是點頭笑道:“看到老哥哥你這日子過的還不錯,本官心裡就踏實多了,對了老哥,你會種桑田養蠶嗎。”
“養蠶?”老漢愣了一下,隨後言道:“我家那口子倒是會,不過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她跟著鄉裡的老爺家做手工紡織活,乾過幾年。”
“要是讓你種桑田的話,老哥哥覺得怎麼樣。”
“啊?”
老漢聽後連忙搖頭:“不行啊大老爺,現在養蠶賣給誰啊。”
“當然是賣給衙門了。”文興盛言道:“哦對,老哥哥可能還不知道,現在朝廷已經開了海禁,那些外國來的商人很喜歡咱們大明的絲綢,每天都能賣出去不少,絲綢就需要蠶絲,缺的多呢,一畝地可以養三四千隻蠶,就按一年最少出三茬蠶繭來算,可以出三百斤蠶繭,一斤蠶繭可以繅絲二兩,這就是三十七斤左右蠶絲(明代一斤十六兩),六畝地就是二百多斤蠶絲。
現在咱們浙江,一斤蠶絲可以賣接近一錢銀子,二百多斤就是二十多兩,比種地要高出接近三倍啊,就算養蠶的繅絲稅要比田賦高,但扣完稅後,六畝地一年的營收起碼也有接近十五兩銀子,是你種地的一倍還多。”
老漢想了片刻,很是遲疑的說道:“真能有這麼多?”
“本官還能騙你?”
程適之
也搭了一句腔:“老漢,我們文知府可是當年給你們分地的青天大老爺,他還能騙你不成?”
老漢一聽這話也踏實了下來:“說的對,文老爺不會騙俺們的,草民信了,等到今年這一季稻穀收了之後就換種桑田養蠶。”
“家裡存糧夠嗎。”
“夠,您放心吧。”
老漢很有信心的說道:“這幾年收成都不錯,年年家中的米缸都沒空過,現在還存著幾百斤呢,餓不到。”
“那就好、那就好。”
文興盛連連點頭:“隻要不會餓肚子本官就放心了,多謝老哥哥,耽誤你時間了。”
說著話,文興盛又從兜裡拿出一角碎銀子,估摸著能有一兩重硬是塞進了老漢的手裡,老漢連激動帶害怕說什麼也不敢要。
“大老爺使不得、使不得啊。”
“有什麼使不得的,拿著,過冬的時候給孩子買身棉衣穿。”
文興盛強行留下銀子,隨後帶人離開,臉上全是笑容。
今天自己的事跡得好生潤色一番,登到報上讓所有人都看看。
咱文興盛可是百姓嘴裡的青天大老爺!(本章完)
39288965。。
煌煌華夏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123dua.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