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點點頭:“連續兩年第一,這個李崇本輔很欣賞啊,今年說什麼也要給他調整一下位置了,本輔打算讓他去浙江,出任右布政使。”…。。
“李崇能如此出色,把一個鬆江治理的這般好,不都是太傅您的教導之功嗎。”
楊成修吹捧道:“太傅掌翰林院事為國朝育才,坐宮文淵,又教導地方官員如何治政,育才育官,太傅之英明睿智,豈是我輩可以望其項背的,下官初掌禮部,很多事上存在困惑,一心想找太傅您彙報一番。”
“楊部堂請說。”
“現如今禮部也打算著手製定自己的內部考成標準,禮部管著地方的提學道和教諭,負責開化啟智,但是擔任教諭的官員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高有的低,是而這個考成的標準很難界定,如果隻按照每個地方出多少秀才、舉人、進士來做標準的話,那麼江西、浙江就會很高,廣東、廣西就會很差,是因為這兩個地方的提學道衙門不行,還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這一點下官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如果說陸遠確實有動教育的打算,那麼楊成修這麼說就是主動給陸遠遞話。
這是個聰明人。
陸遠很滿意。
“江西的成材率高那是因為有著千年的曆史沉澱,兩廣歸服王化本就晚一些,像廣西,都到了南宋時期才設府開衙,再往前一直都是羈縻州,宣慰司,滿打滿算到今日才三四百年的時間,使用孔孟學說進行教育的確很難推動。”
陸遠言道:“依本輔看,可以考慮在廣西、湖廣個彆宣慰司這些因為曆史原因、文化原因、種族原因而迥異於咱們主流學術大省的地方進行教材的重新編修,完全可以學習考成法的製度經驗,搞一搞教育試點嘛。”
羅珵不動聲色的品茶,心裡早已翻江倒海。
教育試點?
那這些被劃做試點的地方,將來的學生怎麼出頭?
參加科舉鐵定是沒戲的,那不參加科舉,怎麼安置?
在這個時代,教育隻有和公務員體係掛上鉤才能存活,不然這種教育不存在任何存活的土壤。
天下的孩子自幼讀書,大了參加科舉博取功名,然後當官。
這是刻進大腦裡、血液中的認知。
你讓我送孩子去接受新教育,那你告訴我,學會了能不能當官?
說其他的都是放屁,就問你這一點。
如果伱說不能,那哪涼快去哪呆著,老子不學,也不會讓孩子學,就那麼簡單!
因此改革教育的阻力不單單是守舊派和舊有利益階級帶來的,還有就是數量龐大的老百姓群體自身的底層阻力。
一家子含辛茹苦,都盼著能出一個寒門貴子從此搖身一變成為官宦門第,繼而光宗耀祖。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但是存在的。
啪的一聲你陸太傅扔出一個教育試點,搞所謂的教育改革,連這最後一點希望都沒了,那能行嗎?
作為一名入仕之後就一直在吏部工作長達二十多年的官員,羅珵非常清楚整個大明朝的政治體係構成和其中選材用材的邏輯,是而對陸遠提出教育試點這件事,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太傅,管仲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教育就是樹人,誠可謂終身之計啊。”
言外之意,不可操之過急。
陸遠含笑點頭:“羅部堂所言甚是,樹人確實是終身之計,可能需要一百年也可能需要兩百年,但是,最重要的不是一百年兩百年,而是第一年。
今年做,一百年後能成功,一百年後再做,就是二百年後才能成功,我們一句終身之計就把問題扔給了後人,後人難道就不嫌麻煩了?代代如此,那到底啥時候是第一年啊。”
羅珵聞之語塞,片刻後才拱手。
“太傅所言發人深省,下官受教。”
“前些年鬨倭亂,從嘉靖二十一年的海盜猖獗到嘉靖三十三年汪直伏法,前後十二年時間,朝廷花了多少錢,沿海死了多少百姓,如果說從嘉靖元年亦或者從鄭和下西洋那一年開始,朝廷就能認識到海洋的重要性,從那一年開始鼓勵民間的發展、設立海關有序的管理進出口、有章程有規矩的合理分配海貿帶來的每一文錢,還會有今朝這十幾年的海亂嗎?
事實上我們都看到了結果並親身經曆這一過程,開海本身存在著巨大的矛盾,政治矛盾、經濟矛盾、思想矛盾,我們的祖輩就是因為這些矛盾的存在很棘手,索性推行海禁,搞一刀切。
他們確實沒有矛盾了,但是麻煩的種子種了下來留給了我們這些後人,最終這些種子結出了汪直這個苦果,這個苦果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吃下去,因為這是我們祖上留給我們的,隻能我們吃。
今天楊部堂說禮部無法製定考成製度,因為沒有一個準確合理的界定標準,那不能因為這一點就索性不搞了,禮部不設考成標準,其他的衙門也可以不設,那我們還是一如既往,怎麼輕鬆怎麼當官,繼續把問題扔給後來人,扔給我們的子子孫孫嗎。”
陸遠越說越痛快,最後大手一揮。
“本輔看,教育試點的事情可以好好議一議,拿出有效的、有理有據的章程出來,具體定在哪裡,怎麼做,本輔也不搞一言堂,士林賢達名士均可踴躍獻策,本輔自當洗耳恭聽。”
二人也算聽明白了。
教育改革的事陸遠是決心已定不容更改,不過陸遠也沒打算乾綱獨斷,教育這塊蛋糕陸遠不可能一個人吃進肚子裡,還是大家一同商量,共同決策。
核心思想,求同存異。
改革是必須的,至於怎麼改最符合集體的利益,陸遠會給出充足的時間去討論。
這便可以接受了。
“這事,是否可以召集翰林院、國子監的生員們一同討論。”
陸遠沉默許久後點頭。
“可。”
與其將來等到監院生員知道後鬨事,還不如說破無毒,要鬨早點鬨。
後麵兩年恐怕又不得安生了。
但沒辦法。
陸遠嫌麻煩不去做,後人就要去做。
有的事,總要有人去走出第一步。
一代人苦,好過代代人苦!
(本章完)
39288374。。
煌煌華夏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123dua.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