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下參謀部長這個大都督府體係核心位置人選後,其他各部司局軍事主官的位置也就很快定下。
徐鵬舉等人還是很懂事的,將作訓部長的位置給人還在泉州的俞大猷留了下來,隻等陸遠手令一封去泉州,俞大猷就能來走馬上任了。
人事矛盾解決掉之後,大家總算是可以心平氣和坐在一起來討論接下來的軍隊結構改革和軍銜製匹配事項了。
這一下五軍府的武勳們基本上就沒有發言的機會了,因為他們確實很少帶兵,基本都是各地的總兵在發言。
殷正茂則是其中最具份量的一位。
“諸位都知道,眾所周知,在洪武年時,太祖定軍製,地方都司軍戶製度下,軍隊的規製是十人一小旗,五十人為一總旗,往上是百戶、千戶、衛,一個衛五個千戶所,大概在五千五到五千六百人,一個省大概有十幾個衛組成都司,時全國共有三百二十九個衛、守禦千戶所六十五個,合計兵源近兩百萬之巨。
至今都司製不在,改用總兵製,又複設伍長、什長、隊長、把總、遊擊等軍官體係,但這是在作戰之時,非戰時這個軍官體係和之前的都司舊有體係並存,搞的十分混亂,既然咱們現在要重設,那就要全部合並重整。
按照太師的指示,原都司軍戶體係全麵廢除,軍隊改為募兵製,那麼無論是戰時的伍長、什長這種軍官體係和非戰時的小旗、總旗體係就都不合適了,我們應該重定一套更完善、更簡明的指揮體係。”
“殷將軍有什麼想法。”
“殷某覺得,如果五人就設一個軍官的做法會導致軍官數量巨大臃腫,從這方麵來考慮,十人到十五人這個數量設基礎一個軍官最合適。”
“那不就還是小旗官嗎。”
李廷竹言道:“讓本侯說,咱們沒必要搞得那麼複雜,既然是重設都司和大都督府,那就還按照太祖那時候定下來的軍製來搞,小旗、總旗、百戶、千戶、衛最合適,衛以上就是都司,都司上麵就是大都督府,這一套製度用了一百多年,大家也都習慣了,再搞新的又要重頭摸索沒意義。”
“對,臨淮侯說的有道理,現有的不用再搞新的,完全沒必要那麼麻煩。”
殷正茂言道:“可是這種體係已經在實戰中證明不再適合了,咱們在抵禦海盜、倭寇的十幾年作戰中已經檢證過,現行狀態下的戰爭是以小規模為主,而不再是太祖當年和蒙古人打仗那般,敵我雙方幾十萬大軍擺明車馬來戰。
百戶以上就是千戶再而便是衛指揮使,從一百人直接變成五千六百人,五十五倍的倍差,指揮複雜不適用於如今,所以才有了營、哨官和隊官等,戰時以營為主,多為三五百人之間的小規模戰鬥。”
這時候戚繼光開了口:“殷將軍,戚某說一句。”…。。
“您說。”
“咱們搞軍製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強軍衛國、應對戰爭。”
“那麼,你剛才說到的海盜、倭寇還存在嗎?”
“不複存在了。”
“那咱們未來的敵人是誰?”
戚繼光言道:“軍人是為了打仗存在的,我們現在沒有敵人不代表永遠沒有敵人,軍隊是主動出擊的不應該是被動挨揍的,太師要軍製改革,要廢除軍戶製改募兵製,軍費一瞬間就翻了十幾倍,如此巨大的開支為的不就是練出一支強軍嗎。
如果隻是為了自保,為了防備倭寇和海盜,那麼完全沒必要,這多出來的軍費拿來多造幾千門大炮和幾千艘戰船就足夠了,沿著浙江、福建、廣東沿海撒開,什麼海盜、倭寇也打不進我大明的國門,更彆說幾千門火炮去守長江了,江南永遠都是固若金湯。
所以戚某覺得,太師這麼做,是要準備主動出擊的,現在有誰是我大明朝最大的外敵。”
徐鵬舉嘴唇動了動忍住沒說話。
誰是大明朝最大的敵人不好說,但嘉靖一定是陸遠最大的敵人。
換言之,內戰北伐唄。
“戚某覺得,應該是蒙古和各部女真以及陝甘麵臨的葉爾羌汗國的威脅,而無論是西北、蒙古、東北三個方向的敵人,都是一馬平川之地,是大規模用兵的戰爭,咱們套用這些年打倭寇和海盜的經驗是不合適的。
所以戚某覺得臨淮侯的建議很是妥當,沿用太祖時期的軍製麵北備戰更恰當。”
殷正茂沉思許久後點頭:“戚侍郎說的有道理,是末將考慮欠周了。”
“雖然說是革新,但也沒必要什麼都非得弄個新的出來。”戚繼光言道:“換個新名頭、新架構,然後咱們大家夥跟著重頭熟悉就一定要比舊有的更具作戰力嗎,戚某覺得不對吧,咱們現在的軍事體係就是新的,但是我大明朝現在的實力比得上太祖時期嗎,很明顯比不上,哪怕咱們江南這些年富裕了不少,可比太祖時期軍隊實力來看,差的也不是一點半點。
作戰體係的新舊和實際戰爭中的戰力不能聯係上,剛才殷將軍說這些年咱們為了打海盜、打倭寇所以搞了一套新的指揮體係,搞了伍長、什長等,剿倭這場仗戚某也參與了,戚某覺得咱們剿倭不利和體係沒關係,就是兵沒帶好,所謂上下同心者勝,但是咱們前些年做不到上下同心。
另外有很多兵還是從舊有軍戶中抽的丁,領不到軍餉,他們不願意英
勇奮戰,不敢戰,因為死了不值。
加上早些年間貪腐橫行,連備倭的軍械物資都能被地方軍官夥同地方官府貪墨倒賣,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打贏汪直呢。
是而戚某練兵首重一點,那就是軍餉,足餉!
隻要發足餉,就能招到精壯入伍,就能練出強兵,倭寇便也就不足為慮了,我大明朝不缺猛卒,因此沿用當年的軍製也無不可。”…。。
嶽長林看了眼戚繼光,言道:“戚侍郎,您說的確有道理,不過革新軍製的事畢竟是太師交代,隻一味沿用舊製.”
言下之意,陸遠都說了革新革新,沿用舊製能叫革新嗎。
戚繼光便擺手道。
“來之前太師已經明告戚某,軍製的事情他不多過問,咱們確定好報呈太師批閱便是,若那時太師另有指示咱們再做更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