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之前,陸遠等到了一條好消息。
在曆經長達八個月的時間後,來自全江南、全國名師學者們包括部份國外傳教士終於編修出了第一套新式標準教材(草版)。
陸遠第一時間就趕往文淵閣進行審讀。
這絕對是中國教育史第一套標準教材。
禮部尚書楊成修、翰林學士茅瓚陪同審讀,並做講解。
“按照太師的指示,新教材涵括國學、術數、經史、地理、禮樂、物學六門主課,另外如宗教、天文、礦產、水利、兵法、醫藥、船舶、工程、軍械等屬於選修課。”
“國學,教識字、辯音、修辭、注解、擬文、成章。
術數,教數算、幾何、統計、度量。
經史,教本國史、外國史、邦交史。
地理,教堪輿、繪製、測量。
禮樂,教國禮、邦交、宗藩、音樂、樂器、典章。
物學,涵括聲學、力學、光學、慈(磁)學、熱學、火藥、多元素生產提取、實驗學。”
一本本新教材堆滿了幾十張桌子,陸遠簡直是愛不釋手,隨便拿起一本都要看上一刻鐘才舍得放下。
這絕對是他這十幾年來做出的最偉大成就!
雖然這些學術沒有任何一項是他發明創造留下的,但卻是他整理、編修、分門彆類構造出來的係統教材,最重要一點,陸遠將他搬入了中國這個國家的教育之中。
“教材既然編修好了,那麼新的教育體係也可以籌備推行了。”
陸遠看向楊成修:“楊部堂那邊準備的如何?”
“禮部暫定了一個想法,就是先在南京、廣西推行。”
楊成修彙報道:“這些學術雖然已經分門彆類,但是我們缺少教師,六門主課內,除了國學之外我們有現成的名師,其他五門主課、十幾門輔課的教師都很缺少,而且這些教師本身恐怕也對這些學術一知半解,隻知皮毛。
就算教學生,也隻能按照先人留下的文字照搬傳授,想要形成係統性的、權威性的傳授教育,隻能靠這些學生在汲取完先人經驗後,自己一步步摸索並完善了,所以新式教育的主學科,恐怕短期內無法形成氣候。”
陸遠歎口氣點頭。
新的學科確實歸納了出來,但是又如何呢。
沒有老師教啊。
老師這種資源不可能憑空冒出來,這時代也不存在拿來主義,西方人自己還沒弄明白呢。
想要二十年一代人的時間在學堂內就培養出一堆物理學家、化學家根本不現實,甚至可以說想都不要想!
唯一的辦法,隻能是靠著一代代人在實際實驗中的摸索和完善來培養師資力量。
“慢慢來吧。”
陸遠很著急的想要做出事情,但最終還是長歎一聲接受現實。
“就按楊部堂的意思,現在南京和廣西辦新學吧,但是本輔有一個要求,凡南京和廣西自明年新學推行之日始,五歲至十歲孩童即必入新學,對主課,除了國學之外,現有教材記載的內容能學多少學多少,學成之後,沒有去處的留下來,成立一個師範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