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蟄伏(2 / 2)

首輔 煌煌華夏 2867 字 2個月前

既然陸遠著急犯錯,那嘉靖自然不會客氣,他不可能眼睜睜看著陸遠舒舒服服坐穩屁股下的權位。

那就接著鬥下去吧。

這對嘉靖來說是根本不需要猶豫的一件事,如果這個皇位上坐著的不是他和他的後人,那這個國家亡了又如何!

反正也不是自己的東西了。

政治就是這樣,因為政策本身天生就存在不確定性,越想做事的人越容易犯錯,越官僚的人越如魚得水。

以前的陸遠是官僚,他鬥贏了嘉靖,而現在嘉靖決心學習陸遠了,自己不再是皇帝,也無需繼續高高在上,他可以放下架子去學習如何同陸遠一樣做一個官僚。

隻有官僚才能對付官僚,皇帝無法是官僚的對手,曆史已經證明太多次。

最後,嘉靖麵南站定,幽幽說道。

“再如何堅不可摧的關塞,若是內鬼破壞,也會脆弱如紙。”

南京,文淵閣。

鄭大同興衝衝走進來,剛一踏入就開口。

“太師、太師,北京的徐閣老和張文憲回信了,還有一道皇帝親自寫的聖旨。”

陸遠放下奏本,抬起眉頭緊皺的臉:“鄭部堂來了,先坐,緩口氣慢慢說。”

鄭大同落座,激動的上身前傾:“皇上已經回複了宗親們上的勸位疏,同意退位!”

陸遠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可思議:“那麼輕易。”

“是的,皇上直接下的聖旨,六月份舉辦禪讓大典,將皇位傳給太子朱載坖,自此退位深宮再不理政,同時命瑉王擔任禪讓典禮主禮官,徐閣老、羅閣老二人擔任副使。”

陸遠拿過張四維轉送來的徐階等人書信和通政使司正式行文,確如鄭大同所說,一字不差。

“太師,徐閣老還請示,新帝登基之後下一步該怎麼辦。”

鄭大同小心翼翼看向陸遠:“請示是否遷都回南。”

朱載坖沒有嘉靖的威望,他此刻登基,權力幾乎都在內閣手中,這個時候提議遷都回南,幾乎是不費絲毫之力。

甚至都沒有太多需要籌備操辦的地方,隻等皇帝聖駕到南京即可。

“回複徐閣老,新帝一旦登基,立刻遷都回南。”

陸遠隻猶豫瞬間立刻開口。

首都在北京還是在南京好這是一個沒必要爭論是非的問題,就目前來說,在北方確實更好,因為大明眼皮子底下還有三個問題。

蒙古、各部女真以及葉爾羌汗國。

可有一點,如果一直在北京,那麼陸遠就沒法開發北方和幫助北方發展。

隻有皇室南遷,陸遠完全控製住國家核心權力,才可以放開手腳來推動全國的發展。

另外最重要一點,控製住北方京營、邊軍的軍權,剪除所有內戰的危險因素。

等到那一天,陸遠絕對會毫不猶豫的再次遷都回北京。

但真的無法是現在。

“是,下官這就去和徐閣老他們回信。”

鄭大同告辭離開,張四維入內換水,陸遠抬頭問了一句。

“子維,你說遷都回南之後,北京那套班子怎麼安置?”

張四維的手猛然抖了一下。(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