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三六式擊發槍(1 / 2)

首輔 煌煌華夏 2980 字 1個月前

陸戰的演訓節目結束之後,緊隨其後的就是馬戰。

到這個項目就無法做到軍陣變換那種整齊度了,一來是畜生的訓練本就很難,二來這和天賦也有關係。

南軍在馬術上的天賦怎麼都是要比北軍差一點。

不過即便如此,上萬騎兵的衝砍、刺擊、射箭在馬蹄轟隆聲中進行,場麵仍舊顯的十分壯觀。

等到騎戰演訓科目結束,真正的重頭戲來了。

火槍和火炮!

“當初的京營也有專門的神機營,使用的就是火器,嘉靖六年、十一年,太上皇曾兩次下旨要求京營大規模列裝火炮和火銃,對這種新型武器寄於了很大厚望。”

陸遠端坐著,略微偏頭對著身旁的朱載坖說道:“這一點上來說,太上皇很有先見之明,臣也非常敬佩他,火槍和火炮就是未來戰爭主導戰局勝敗的主要甚至是惟一武器。”

“太師這話有些危言聳聽了吧。”朱希忠不信道:“老夫承認火炮的威力巨大,但是火炮很笨重,在戰場上更多的作用是防守而不是進攻,而且前些年打汪直的時候我們已經在戰場上尋找到了對付火炮推進的辦法,那就是深挖溝塹,如此火炮將徹底寸步不前。

更彆說太師之前還提到了北征,那些蒙古人都是馬背上長大的,馬術爐火純青,奔襲來去如風,咱們就算是騎兵對騎兵都很難抓住他們,更彆說帶著火炮了,根本不可能打到。

至於火槍嘛,嗬嗬,老夫說句實話,太師也莫要不高興,火槍的威力僅限於十步之內,超過十步,其威力甚至不如一把軍用弩機,更彆說五十步開外了,想要對敵造成打擊壓製,非強弓不可。”

陸遠也懶得反駁朱希忠,直接看向俞大猷這位作訓部長。

“開始吧。”

“是。”

俞大猷領命下去傳遞演訓命令,隨後校閱台下便有三個百戶的士兵扛著一杆狹長且奇怪造型的武器完成列隊。

三百名士兵分成了三排,第一排單膝跪地,將這個奇怪的武器托舉起來,武器狹長的前段有一個黑漆漆的槍口,槍口衝外,底部則被牢牢的卡在士兵的肩窩內。

第二排士兵成站立姿態,槍口朝向和第一排士兵一致,舉槍的姿勢也如出一轍。

唯獨第三排士兵仍舊保持著隊列姿態,槍口衝天並無動作。

三排士兵中間的間隔約有一步半,空隙很大。

在這三排士兵槍口朝向的方向,三十步外立下了一百麵靶子,靶子是稻草人,胸口還罩了一層棉甲。

一名傳令兵揮動了令旗,第一排士兵便立刻做出動作,隻見他們隻是輕輕的扣動扳機,伴隨著一連串類似鞭炮的聲音響起,三十步外的稻草人靶子便被擊中,胸口的棉甲被打爛,棉甲下的軀乾也因此而有了輕微的受損。

第一排的士兵射擊完成後立刻起身向後退步,第二排和第三排士兵則順勢向前,如此完成了交替。…。。

原第二排的士兵成為了第一排並做出相應動作,他們單膝跪地舉槍做出射擊姿態。

而原第三排士兵則成了第二排,衝天的槍口被放下對準前方,保持了警戒姿態。

而原第一排士兵則成了第三排,他們快速的將火槍放到腳下,槍口大概在自己腰間的位置,隻見這些士兵迅速從腰間取出一個類似牛角狀的容器,在角尖狀的一端打開封閉蓋,向著槍口內倒進些許火藥,隨後便從另一側腰間攜帶的一個匣子狀容器內取出一顆約莫有兩分直徑大小的鋼珠,鋼珠下方還貼著一層圓形狀的墊片,其大小要比鋼珠略大一些,和槍口的口徑倒是近乎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