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通政使,陸誠就相當於是整個大明朝的大管家,和他的老嶽父鄭大同不一樣,陸誠做起事來可是激進許多。
就在陸遠開完會後的半個月後,陸誠就以通政使司的名義下發了一份名為《關於在全國各級衙門組織召開內部反思檢討會的要求》的公文。
“《要求》指出,全國各級衙門要深入.”
南京府衙門內,高拱將這份剛剛發下來的公文放在桌上,眉宇間縈繞著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
高拱衝門外喊了一聲:“來人。”
一名文書走進:“堂尊。”
“請胡同知、李通判,六曹員外郎、提學道諸葛禦史以及經曆司的張經曆來。”
“是。”
文書領命離開,盞茶的功夫後被高拱請來的十名官員陸續進入到高拱的值房內。
“都坐。”
高拱招呼著他們落座,也是沒有寒暄,開門見山。
“請諸位同僚來,隻為了一件事,本府想,諸位應該也都知道為了什麼事。”
眾人相望對視後紛紛點頭,通判李進開口言道:“府尊指的是半個多月前,太師在國委會禮堂提到的那個反思檢討會吧。”
“嗯。”高拱點點頭,隨後拿起手邊的公文:“通政使司的公文已經下達了,標題是《關於在全國各級衙門組織召開內部反思檢討會的要求》,諸位傳閱著看看吧。”
離著最近的同知胡希同伸手接過,但他並沒有看,而是直接傳給了後麵人。
很顯然他已經知道了內容。
能坐到南京這個國都二把手的位置上,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關係。
實際上在座的這些官員早就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內或多或少的都聽到一些傳言,不過具體明細還是不清楚的,此刻借著傳閱的機會順帶著就交流了一番。
“這是要動真格的了。”
胡希同看向高拱:“通政使司的要求很嚴格啊,竟然要求四直十六省的一級衙門在接到通知的一個月內就必須要執行。”
“太師做事,哪一次不是動真格?”
李進拿起茶碗吹了兩口氣:“更何況現在的通政使又換了太師的親弟弟,他可不會像鄭部堂那麼好說話。”
“咱們不聊這個。”高拱打斷李進,他說道:“咱們南京是國都,這件事上咱們要做表率,所以請來諸位就想和諸位通個氣,咱們南京府什麼時候組織第一次這個反思檢討會。”
聽到這話,十人又都沉默下來,誰都沒有搭腔。
“都不說?”
高拱看了一圈:“那本府提個想法吧,咱們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就三天後吧,諸位準備一下。”
聽到時間給的如此緊湊,眾人都緊張起來。
“三天?這時間是不是太緊張了。”
“是啊府尊,要不再延後幾日呢?”
之前不說話,現在又開始推時間。
高拱隻好言道:“那依著諸位說,什麼時候開這個會?”
一夥人又不言語了。
“那就三天後吧。”
高拱定了調子:“列會的就咱們這些人,經曆司負責記錄。”
“行吧。”刑曹員外郎唐光勤開口說道:“反正早晚都得開,三天後開和一個月後開都一樣。”
“躲是躲不掉咯。”
大家夥統一了意見便離開,三兩一夥心照不宣的分成一個個小團夥。
唐光勤、李進還有經曆張翀三人聚在了一起。
“你們說這個會該怎麼開?”
回到自己的值房,李進便看向兩人:“難道真按照這份要求,咱們一個衙門十幾個主官坐在一起你挑我毛病,我挑他毛病?”
“是啊。”唐光勤說道:“可不說就是這麼個道理,堂官,咱們可都是為官幾十載了,以前張璁、夏言、嚴嵩主政內閣的時候把咱們大明朝的官場風氣搞的是烏煙瘴氣,可以說天底下的官員都沒辦法不得不做些違心的事,現在要大家夥反思檢討,是要翻舊賬嗎。”
張翀連聲附和:“確實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