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殖民主義的殘忍(1 / 2)

首輔 煌煌華夏 3339 字 2個月前

北京府,天津港。

天津的名稱和朱棣沒什麼關係,也沒有所謂取‘天子渡津’的典故,天津就叫天津,元朝叫海津,明朝建國後改叫天津,惟一和朱棣有關係的就是他當皇帝行在北上後,在這裡設立了天津衛作為首都的拱衛。

這裡隸屬北直隸,歸順天府也就是北京管。

天津的性質是軍衛,可以理解為鎮,因為是三河彙聚之處,所以這裡的捕魚業是要發達的,大明朝定都北京一百多年,所有物資調配南下北上的,凡是走海運都要經過天津,因此這裡的港口規模也不小。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尤其是在遷都回南之後,內閣對北方的經濟發展是投入精力的,天津港擴大了好幾番,至此已成規模。

這天一大早,天津海關關長杜若弼就早早出現,帶著幾十名海關的官吏守在入港口等著。

下麵的人都猜測是南京來了什麼大官,隻有幾名高級官員心裡清楚,他們是在等誰。

隨著上百艘懸掛著南印度公司旗幟的海船陸續入港,數不清的膚色偏黑的人從船上走出。

與之一道下船的還有大量穿著南印度公司服飾的人員。

這是一支由南印度公司負責輸送的來自南洋、印度地區勞工的船隊。

人數為兩萬。

走天津下港,轉陸路進陝西。

“哪位是杜關長?”

一位穿著華貴的男人走下船來到杜若弼一行人麵前詢問。

杜若弼站了出來:“本官便是。”

“杜關長好。”男人抱拳見禮:“在下南印度公司戴沛然,奉命負責此次勞工輸送。”

“戴、額,怎麼稱呼。”

“在下就是一介白身,您叫我名字便好。”

“好好好。”杜若弼也不客氣:“沛然老弟一路辛苦,交接的事本官安排人做便好,咱們換個地方聊。”

戴沛然點頭,又對身旁的同事說道。

“守忠,你去把交接的事辦好。”

“是。”

李守忠大聲應下,臉上的表情儘是高興。

他就是因為窮才從陝西走出來的,兜兜轉轉小三年便又回來,而且還是衣錦還鄉。

半年前,隨著德裡總督府成立,很多在印度的商會就都跟著將商會的名字改成公司,包括遠東、維京、南印度,而南印度公司更名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從印度和南洋地區征召勞工入明赴陝。

數量為三百萬。

時限十年。

押送勞工需要護衛,自然優先考慮陝西來的,李守忠就是因為這麼個原因又從印度折了回來。

南印度公司這邊的交接才剛剛完成,港口緊跟著又進來十幾艘海船,而這次從船上下來的勞工,膚色可就更黑了。

“東印度公司的船。”

戴沛然隻一眼就認了出來。

確實,這次來的,是浩特曼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杜若弼那是聽的一頭霧水。

“沛然老弟,這東印度和你們南印度不是一家人?”

“不是。”戴沛然搖頭:“這是荷蘭人的公司。”

“河南人?”

杜若弼恍然大悟:“沛然老弟是陝西人對吧,這個陝西跟河南是有點不對付,確實不是一家人。”

“不是河南。”戴沛然都笑了,解釋道:“是荷蘭,荷花的荷,蘭花的蘭,是一個比阿拉伯還要往西的國家。”

“哦哦,明白了明白了。”

杜若弼臉上隻好尷尬笑笑。

這個時期,荷蘭人在大明的生意僅限於廣東,所以,北方對其並不了解。

“這些應該都是他們從阿非利加抓來的奴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