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許攸之計(2 / 2)

王芬這個人,劉爭並不是很了解,曆史上他也沒有什麼名氣,主要是死的太早,所以劉爭了解的不多,唯一的印象也就是知道他和許攸密謀廢立漢帝而已。

此時聽見許攸說起,自然是大為好奇。

“王芬?這個人和大賢良師是一起的?”

“雖然不是同路之人,卻也是私下有合作,大賢良師想要推翻漢朝,而王芬刺史則是想要廢漢帝。”

“嗬嗬,這兩個人,倒是有意思,隻是我比較好奇,張角推翻漢朝,我可以理解,那王芬想要廢漢帝又是為何?”

劉爭不太明白其中的緣由,隻好追問許攸,想要許攸給他解釋解釋。

“這就要從之前的黨錮之禍開始說起了。”

黨錮之禍劉爭倒是知道一二,說的是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鎮壓。

當時的言論以及日後的史學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並認為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隻不過這些事情,並不是發生在三國時期,遊戲裡很少涉及,所以劉爭了解的不多,具體的事情,還真的不清楚。

“黨錮之禍,大量黨人慘遭殺害,王芬刺史本為天下名士,世人楷模,在黨錮之禍之中也深受其害,前後隱姓埋名十九年之久,直到和大賢良師密謀,大賢良師發動黃巾起義,而王芬刺史則和皇甫嵩中朗將商議,讓皇甫嵩上湊漢帝,解除黨錮。”

“加上王芬刺史買通了中常侍,此時這才因此遷官冀州刺史。”

有了許攸的解釋,劉爭才算是明白了,原來黃巾起義的背後,居然還有王芬這個家夥的推波助瀾

隻是王芬隻怕也沒有想到,張角這些人馬,居然這般不中用,這才半年的時間,黃巾起義就被鎮壓了。

而且潰敗並不是因為皇甫嵩等官軍有多麼的強大,而是從自己內部開始瓦解的。

“王芬刺史有什麼計劃?難倒隻是廢漢帝,改立他人?”

明白了事情的經過之後,劉爭對於王芬等人的密謀,倒是來了一些興趣。

“原本王芬刺史的計劃確實隻是廢漢帝,改立合肥侯為帝,可是現在,已經不必了,如渠帥所言,漢帝已死,你又已經抓了漢帝的長子劉辯,那麼洛陽那邊勢必隻能夠新立新君,而我們大可直接改立劉辯為帝,到時候和洛陽分庭抗禮!”

短時間裡,許攸就已經想到了這個計劃。

而劉爭聽見了許攸的話之後,也是眉頭微微一驚。

雖說覺得許攸所言不錯,但他可認為,何進

那家夥,會任由許攸和王芬等人胡來。

想另立漢帝,和洛陽分庭抗禮,等待他們的可是朝廷大軍的圍剿。

許攸說完,劉爭就陷入了沉思,隨後便搖了搖頭。

“我雖然對許攸你的這個計劃頗為感興趣,可我認為這太過於冒險,成功幾率太低,而且此時洛陽一片混亂,你若在這個時候擁立劉辯為帝,隻會是給朝廷幫了一個忙。”

原本因為漢帝身死,洛陽各大派係肯定會明爭暗鬥,為新君的事情鬥的你死我活,可若許攸在這個時候出來,必定槍打出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