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讓這兩營兵馬分散開來,是因為之前劉爭為了防範朝廷的兵馬來襲,在這交州地區招募了五六萬人的郡兵,如今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這些郡縣的初步訓練也已經結束了。
正是劉爭需要挑選出那些符合條件的人,擴充到一線部隊之中去。
而劉爭麾下,最為精銳的兩個營的兵馬就是徐晃和黃忠麾下的人,這兩個營的兵馬,之前都各自擁有一萬人。
可是經過了連番的戰鬥,如今還存留下來的老兵,隻有不過一半的人手了。
為了實行精兵策略,劉爭要補充兵馬,自然隻有讓這些人馬從郡兵之中挑選。
所以讓徐晃和黃忠麾下的人,充當小隊長,前去各個郡縣挑選自己的隊員。
加上,為期一年的學堂學習,也在這個時候快要接近尾聲了,從學堂裡畢業的那些學生,也將在這個時候,被劉爭提拔,步入各個營校之中。
最受劉爭器重的,便是第一期學員裡的文聘,他的學習成績是這些學員之中最好的,加上這個家夥本身自己就有一些武藝旁身,經過了一年的學習,跟從徐晃和黃忠等人聯係,這一年來,實力有了質的飛躍,雖然年紀不大,可是卻已經能夠在徐晃手下走過二三十招而不落敗了。
文聘深的黃忠和徐晃等人器重,劉爭將第一批的學生,直接安排到了徐晃和黃忠以及甘寧、周倉等人的營校之中擔任小隊長的職務。
同時準備開年的時候,在交州地區召開第二期的學員招收工作。
徐晃和黃忠,負責這方麵的事務。
而農業方麵的事情,便交給了士燮這些原本的交州本土人物去進行。
再讓甘寧,周倉,蘇飛等人負責北邊的防守
事務,劉爭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商業上的事情。
畢竟劉爭可是清楚的很,要想富,光是種地可不行,還是要經商,隻有貿易,才能夠讓他在短時間裡富起來。
而現在的貿易,其實劉爭的選擇並不多,因為他和朝廷並沒有什麼交流,不太可能直接和朝廷的人,做貿易。
頂多就是讓糜家的人出麵,但是如今這個時候,糜家也不可能直接派遣商隊到交州來,那樣的話,隻會暴露劉爭和糜家的關係,糜家被朝廷收拾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劉爭若是想要經商的話,就必須自己組建商隊,前往更遠的地方。
比如通過沿海,直接用船隊,去到幽州。這樣的貿易,不僅利益大,而且還能夠從幽州帶回來一些劉爭所需要的東西。
比如戰略物資馬匹。
其他的地方,劉爭根本弄不到足夠的戰馬,
他隻有通過沿海渠道去到幽州,從烏丸人,甚至鮮卑人的手中購買戰馬。
想到了這些事情之後,他便開始著手聯係糜家的船隊,打算從糜家借調一部分人手過來,以徐州為中轉站,建立一條從合浦到徐州,再到幽州的貿易線路。
若是直接從幽州到合浦路程遙遠,還不一定可行,但是有糜家在徐州這個中轉站,倒是完全可行,隻是要隱秘一些,不能夠讓其他人發現,這個事情,還是得從長計議。
就在劉爭決定去尋思組建商隊的事情時,士燮卻是帶人急匆匆的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