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廬江之圍(2 / 2)

陸駿畢竟隻是一個讀書人,他哪裡有過行軍打仗的經驗的,讓他搞一搞內政,或許還是一把好手,但是讓他率領這一千多人去廬江和袁術的兵馬交戰,那可真的是有一些為難他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親眼見識了劉爭手下的兵馬強大,他才確信,有了劉爭的幫助,那一夥進攻廬江的賊人,就沒有那麼多的擔憂了。

從宜春到廬江,也就是兩天的時間,這還是走的慢,快的話,一天多的時間就足

夠了。

廬江這個地方,在三國時期,存在感並不是特彆的高,主要也是,這裡隸屬於三州交界的地方,連同豫州,荊州和揚州。

在這裡的太守,有比較大的權力。

也正是因為是三個州郡的交界之地,這裡也是很亂的一個地方,時常有盜賊出沒。

袁術的人,看重這裡,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可以往揚州發展的同時,還能夠兼顧荊州,一旦坐穩了揚州,有這個地方存在,隨時都有進軍其他郡州的能力。

這一次袁術派遣了三萬兵馬過來,想要迅速占據廬江郡。而且他本身也已經做到了,三萬大軍,如同潮水一般,從汝南郡殺入廬江,然後輕而易舉的就將廬江幾個小縣城給打了下來。

僅僅三天時間,就已經率領大部分主力,殺到了廬江郡城下。

廬江太守陸康,其實幾日之前就已經得知了袁術的人馬會殺過去,在他拒絕了袁術索要糧草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隻是他沒有想到袁術的人馬,會來的這麼快。

加上陸康手下本身就隻有四千多兵馬了,就算明知道袁術的大軍來了,也不敢主

動出擊,四千多人,要麵對袁術的三萬大軍,那根本就是以卵擊石,毫無勝算。

所以他隻能夠退守廬江城,期待有援軍的到來。

不過陸康雖然沒有辦法主動出擊,但是他提前做好了準備,防守器具一應俱全,用於防守,陸康還是很在行的,一連七八天的功夫,袁術這邊的兵馬都沒有能夠打下廬江城。

這主要也是因為,來到廬江這邊的袁術兵馬,隻是小部分主力,隻有一萬多人,真正的全部人馬,分散在廬江郡各地,攻打其他的縣城。

在袁術看來,隻要打下了其他縣城,留下一個廬江郡城,也無所謂。

時間一久,不需要攻打,圍城之後,裡麵的陸康自然吃不消,到時候隻能夠出城投降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袁術的人馬,並不急於將自己的大軍抽調過來,而是願意陪著陸康在這裡消磨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