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目標丹陽(2 / 2)

至於第三個,就是丹陽郡。

丹陽郡是劉爭誌在必得的一個地方,不為了彆的,就為了丹陽這裡的人。

丹陽郡此地民風彪悍,曆來就以戰鬥力強悍聞名於世,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李廣長孫李陵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在浚稽山遇到匈奴單於主力,李陵以五千丹陽兵在孤立無援之下血戰八萬匈奴主力,一度令匈奴單於膽顫,轉戰千裡之後才力竭被俘,可見丹陽兵的戰鬥力實在強悍。

三國時期丹陽兵依然保持了驍勇善戰的傳統,是天下諸侯募兵的首選,二期沒有之一,比如“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楊募兵”,曹操也在丹陽募過兵,“太祖兵少

,乃與夏侯敦等詣丹楊募兵”。

三國不少人對丹陽兵都讚賞有加,比如袁術說:“此地精兵輩出而聞名”;諸葛恪日後擔任東吳丹陽太守時也說過:“丹楊山險,民多果勁…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猿狖之騰木也。”丹陽兵幾乎成為強兵的代名詞。

孫策之所以能在脫離袁術後以狂飆突進之勢橫掃江東,除了自己驍勇善戰以及父親孫堅舊部和自己招攬的人才襄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孫策起兵之初從丹陽募得數百丹陽兵,孫策就是以這數百丹陽兵和孫堅舊部起家一步步滾雪球越滾越大,實力也逐步壯大,最終才一統江東六郡,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業。

劉備的發家也和丹陽兵息息相關,徐州牧陶謙是丹陽人,所以他麾下有不少丹陽兵,這也是他在周邊群雄環伺下賴以生存的倚仗和根本。曹操東征徐州,劉備在率軍馳援陶謙的時候陶謙很大方的送了四千丹陽兵給劉備,後來這些丹陽兵成了他手中威震天下的白毦兵。

可以說,天下兵馬之最,便是這丹陽。

當然,再早的兵馬,也要看統帥,如果統軍的將軍是一個草包,那就是給他十萬陷陣營,也無濟於事。

而丹陽這個地方,個人素質足夠強,招募人馬的話,相比其他的地方,這裡更容易招募到素質足夠高的精兵。

劉爭手下的兵馬本就厲害,如果能夠奪取丹陽郡,借而再從丹陽招募一部分精兵,那可真是會讓劉爭的實力,瞬間提升不少。

隻是,這丹陽郡,想要打下來並不簡單。

此時的太守叫周昕,幾日前,劉爭就已經派遣斥候,混入丹陽郡,將丹陽郡的消息打探的差不多了。

周昕本是會稽郡太守王朗的手下,說起來,他能夠當上丹陽郡太守的位置,和劉爭還有一些關係。

當初劉繇還在會稽郡的時候,曾經和王朗的關係不錯。

王朗呢,是經學大家。又是知名人物,當代名士,劉繇自然就喜歡過去拜訪,一來二去就看中了,王朗手下的武將周昕,加上為了讓會稽郡和丹陽郡有一些密切合作,才會讓周昕去丹陽任太守之位。

可惜,劉繇打錯了算盤,周昕到了丹陽之後,並沒有起到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