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隨軍生涯(2 / 2)

蒯良在收到了劉表的命令之後,立刻動身,去頒布劉表的命令。

而豫章郡,宜春縣城內。

劉爭率領自己的親兵,從吳郡來到了宜春縣城內。

一同到宜春縣內的,還有好幾營的兵馬,以及老一屆的軍事學堂的學員們。

如今的軍事學堂,已經有了三屆學員。

第一屆就是文聘這一屆的學員,他們是訓練最早的一批人,也是劉爭缺乏人手的時候,教育的時間最短的一批人,因為普遍學員的年齡偏大,僅僅一年的時間,都全部投入到了軍旅生涯之中去了。

文聘就是那些人之中的佼佼者,成為了一營之長,剩下的人,大多都是在六大營裡充當屯長,甚至副營長之職位。

第二屆學員,就是文聘的下一屆學員,隻不過這些人,是搜羅整個交州的人才,年齡小的隻有十二三歲,大的才有十六七歲。

所以並不是全部的學員,都能夠直接畢業,在年齡不足十六歲的人當中,很大一部分人,被劉爭選擇了留級,一定要學到十六歲,才能夠離開學堂。

孫策,就是後麵加入的第二屆學員。

一共一百多人,這批人,劉爭並沒有讓他們選擇繼續在交州的學堂裡上學,而是讓他們隨軍跟隨

,畢竟黃忠徐晃等人,不可能一直留在交州的學校裡任教,他們除了是教授之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劉爭手下的武將。

在戰鬥發生的時候,他們肩負著代替劉爭南征北戰的職責,而那些軍事學堂裡的學員們,劉爭讓他們隨軍追隨,一來是讓他們更早的體驗軍事生活,二來也是隻有跟著大軍,他們才能不僅僅是紙上談兵,更多的是通過實踐,完成對自己的提升。

當然,去年劉爭在交州招募了第三屆的學員,隻不過第三屆的學員,年齡和身體素質都太差,還不足以隨軍,所以劉爭讓他們先在交州學習一年,等第二年再出來隨軍學習。

周瑜就是被劉爭塞去了第三屆的學堂裡,不過周瑜自己提出要去第二屆跟著第二屆的學員一起學習。

劉爭考慮了一下孫策也在第二屆的學生裡麵,加上大婚的時候,這兩個家夥已經廝混熟悉了,也

就不把他們拆分開來了,答應了周瑜的請求。

就這樣,劉爭的親兵營和學員營都隨著劉爭,來到了宜春縣。

孫策和周瑜還時常跑過來找劉爭,因為劉爭身邊有一個文聘,他們二人主要是來找文聘切磋的。

自從文聘在孫策的家中打敗了孫策之後,孫策就一直以文聘為目標,想要超越文聘。

僅僅過去一年的時間,孫策的武藝就有了極高的進步。

才十三歲的孫策和十八歲的文聘都能打個幾十回合不落敗了,文聘和孫策交手也越發感覺吃力了,因此讓文聘壓力很大,最近這段時間也是努力練習武藝,時常去請求黃忠,精進武藝,以免這麼快就被孫策給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