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文治武功(2 / 2)

雖然孫策在二期學員裡,確實屬於佼佼者,但是比孫策先一年畢業的一期學員之中,除去文聘之外,還有幾個學員也同樣表現不俗,在劉爭軍中,有很亮眼的表現,劉爭之前在淮南的幾次衝殺,都是那些學員打頭陣,率領部下的百人小隊

,衝鋒陷陣。

其中幾個人,還因此被嘉獎,功勳卓著。

這樣一說,倒是讓陸駿頗為驚訝,同時也明白了,為何劉爭這麼厲害。

劉爭這才采取百家之長,不分貧賤富貴,招收學員,這樣的做法,和現在的社會觀念有很大的不一樣。

畢竟,現在的這個時候,門閥士族的觀念太嚴重了,一些家族,並不會對家族之外的人有任何的傳授意圖,除非是拜師,通過師徒情誼來締結關係。

畢竟真理和知識,都掌控在少數人的手中,那些大家族們手中拿著書籍,不會輕易傳授給彆人的。

而劉爭的這種遴選方式,並不注重出身,隻注重個人本身的能力,不管是寒門士子還是門閥士族的孩子,都能夠成為劉爭手下的人才。

當然更重要的是,能夠將那些優秀的年輕人,找出來,為國家出力,這樣的舉措,能夠得到大量寒門士子的效忠。

了解了軍事學堂的事情之後,陸駿突然又想起了劉爭之前在交州大量開辦學校,同時舉辦科舉的事情。

雖然如今劉爭在交州所舉辦的科舉,還並未完全形成一股風氣,隻是在交州這個偏居一隅的小地方實行,就連揚州都還沒有同步,可劉爭這個舉措,已經惹的很多寒門士子心動了,如果不是劉爭隻是一個反賊身份的話。

隻怕很多有些學問的人,根本就會義無反顧的奔向交州。

“聽說主公在交州還有一個科舉的政策,是用來招募文官體係的?”

陸駿自從加入了劉爭的手下之後,對劉爭的一些舉措倒是都主動去了解了,可越是了解,就對劉爭越是佩服,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跟錯人,光是軍事學堂和科舉這兩個舉動,就足以改變當下交州和揚州的局麵。

雖然是反賊是黃巾賊出身,可劉爭的這些舉動完全可以重新聚攏人心,至少那些寒門士子的心,會完全向著劉爭。

隻需要有足夠多的人才,何愁不能成大事呢。

“嗯,軍事學堂是招募武將的,科舉就是用來招募文官的,你也知道,我不是文人出身,但是管理城鎮又不能缺少那些人才,我乃黃巾軍出身,彆人根本不來投靠我,所以隻能

在郡縣之中,矮個子裡拔高個了。”

劉爭雖然知道後世的科舉製度盛行,但是那畢竟是幾百年之後才有的東西,現在的劉爭提前就把他給搗鼓了出來,卻是能夠以前你不少人的震驚,可大多數士子,其實都處於觀望的狀態,隻有劉爭將科舉弄得有足夠影響力的時候,才能夠讓人來投。

“主公這兩項舉措,乃千秋萬載的大舉動,如若真能一直實行下去,必然對我大漢有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