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劃界而治(2 / 2)

除了詢問一下關靖,公孫瓚主要也是想要征詢一下自己身邊這幾位謀士的意見,看看大家都是什麼意思。

關靖沉著冷靜,思考了一番之後,扭過頭湊到公孫瓚的耳邊,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

公孫瓚臉上隨即神色略有變化,一番猶豫之後,這才又再次開口。

“你說劉爭有意和談,那你說說他想怎麼個和談法?”

關靖告訴他,先聽張昭說一說和談的詳細情況,看看具體劉爭是想要怎麼樣和談,再根據劉爭所提的條件進行思考,是否有和談的必要,如果劉爭所提出的意見公孫瓚能夠接受,那這個和談也未必不可接受。

雖說公孫瓚帶來了三萬兵馬,有些底氣,但劉爭的實力以及劉爭的名聲在公孫瓚等人的耳中也是十分恐怖,如雷貫耳,想要擊敗劉爭並不容易。

若是能夠不交戰,關靖還是不太願意讓公孫瓚的人直接和劉爭打起來。

一旦打起來,損失的可是公孫瓚手下的兵馬,這對公孫瓚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張昭見到公孫瓚有意聽他細說,也不囉嗦,當即正色道。

“我家大人不願與朝廷交戰,所以隻有兩個要求,便可雙方休戰,第一條,我方願意無條件放劉備的人馬離開,第二條,青州停戰之後,雙方劃地而治,以臨淄城為界,城東麵歸屬我家大人,西邊歸屬朝廷人馬,雙方短時間內不可再戰。”

張昭說的繁瑣,其實意思很簡單。劉爭就是不想和他交戰,提出的兩個要求,一是可以放劉備等人離開,但臨淄城必須交由劉爭。

同時劃臨淄城為界,西邊的州郡歸屬朝廷管轄,東邊則是由劉爭的人馬管理,雙方不再為此打鬥爭奪。

公孫瓚的目的其實隻是來青州救援劉備,劉爭滿足他,可以讓他將劉備的人平安無事的從青州帶走,而劉爭隻要青州,就算是半個青州,也可以滿足

,這樣雙方的目的都達到了。

若是公孫瓚沒有其他目的的話,想必對於劉爭這樣的提議,他應該會答應。

關靖聽到了張昭的話之後,再次湊到公孫瓚的耳邊和公孫瓚密切私語起來。

二人似乎是在商議什麼。

張昭能夠看見公孫瓚的臉上有情緒的變化,不過他們說話的聲音比較小,張昭也不清楚他們說的具體是什麼。

在公孫瓚和關靖說了幾句之後,才開口回應張昭,不過公孫瓚還是沒有立刻同意張昭的條件。

而是開口說出了一個要求。

“這件事情,我不能決定,我要問過劉備以後,才能給你家主公答複,怎麼樣?”

公孫瓚要派人進入臨淄城,詢問劉備的意見。

這樣的要求,張昭同樣做不了主,畢竟張昭也擔心,放任公孫瓚和劉備接頭,萬一這兩個人聯合起來密謀什麼計劃,那對劉爭可是不利。

不過拒絕公孫瓚也不是張昭能夠答應的,所以張昭隻能請示回去詢問劉爭。

公孫瓚也就答應了,第一輪談判暫時擱置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