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造紙術(2 / 2)

當然,劉爭之所以留在這裡,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印刷術和造紙術的醞釀。

造紙術這個東西,說起來倒是不難,因為紙張已經出現了幾百年了,劉爭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搗鼓造紙術,紙這個東西早就已經有了,他幾天前已經派人去搜集了。

並且將造紙的一些相關信息都已經掌握了。

最早的時候,在西漢時期,就 已經有了纖維紙張的出現,不過那個時候的紙張質地粗糙,而且製造難度大,成本高,所以數量上就很稀少,不普及。

而且那個時候的紙張質地十分粗糙,上麵還夾帶著許多纖維束,表麵不平滑,並不適合書寫,所以隻能用來包裝。

不過後來隨著造紙的技術慢慢改進,在東漢元興年間,一個叫蔡倫的人,把造紙術進行了改進,他用樹皮,麻頭以及敝布漁網等原料進行各種工序之後,製造成的紙就要比早期的紙好用很多,也已經和現代的紙張有一些類似了。

而劉爭要找能夠造紙的人才,其實隻是他一句話的事情,他知道造紙術的蔡倫改進的,稍微去蔡倫的家鄉一招人,便找到了大量能夠造紙的人。

蔡倫是耒陽縣人,而耒陽現在屬於桂陽郡。

劉爭所在的宜春縣內,距離桂陽郡並不遠,隻需要稍微派人去找便找到了十幾個善於製造紙張的工人。

劉爭將他們招攬到軍事學堂這裡來,準備進行紙張的製作。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劉爭看著他們製造一遍,然後琢磨他們造紙的過程之中,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

造紙其實不難,也就是四個步驟,第一個,是原料的分離,用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步就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最後就是乾燥,即把濕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這四個步驟就是造紙的基本流程,就算是後世改良之後的造紙術,基本上也是在這四個步驟上演變而來的。

而來後的優質紙張,基本上就是在這四個過程之中,換不同的原料和加入一些其他的材料,可以使得紙張變得更加優美。

半個月之後,劉爭從耒陽縣找到的十幾個工人,就已經造出了第一批的紙張。

隻不過他們造出來的這些紙張,並不讓劉爭滿意。

劉爭拿著這些人造出來的紙,雖然已經達到了他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上麵還有一些粗糙的樣子,不太適合毛筆在上麵書寫,特彆是想要製造成書,還有差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