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印刷術(2 / 2)

由於知道左伯這個人的姓名以及知道地點在東萊郡之後,想要找到一個這樣的人就並不困難了。

袁舟便立刻派人到東萊尋找名叫左伯的人,僅僅幾天時間便將左伯這個人找到,不過這從東萊到宜春的一來一回,耽擱的時間卻是耗費了大半個月。

在10月底的時候劉爭在軍事學堂呆了足足一個月時間,才終於見到了從東萊被袁舟請過來的造紙工匠左伯。

左伯被袁州等人抓來的時候,還不知道劉爭找他是所謂何事,心中還有幾分擔心。

直到劉爭找到他想要請他造紙之後,表明這層意思左伯才放心下來,並且當著劉爭的麵開始給劉爭展示自己的造紙技術。

左伯的造紙技術,步驟經過一番演練,倒是和劉爭所了解的四個步驟相差不大,唯一不同的是左伯在造紙的時候加入了一些其他原料。

使得原本粗糙的紙張變得更加光滑平整,利於書寫。

大大增加了原本紙張的美觀性。

雖說和現代造出來的紙還有一些區彆,但已經是上上之選了。劉爭正是需要這樣的紙張。

“妙啊,這張紙張造出來確實已經達到了我的要求。”

左伯紙和蔡家的紙不同的地方在於,左伯紙所使用的原料裡,增加的桑皮,而蔡家紙張裡的原料大多都是麻布。

所以二者有一定的區彆,可是據劉爭所知,造紙在後世,更多是由竹子製作而成,因為竹

子的纖維更多,更加利於製作紙張。

北地少竹子,可是南方卻是多如牛毛,劉爭在了解了左伯和蔡康二者之間的造紙方法之後,便開始帶領著工人,利用不同的材料,製作不同的紙張。

試用了其他許多木材和植物之後,最終,敲定了竹子為原材料,這樣製作出來的紙張光滑瑩白,耐久性好,用墨筆書寫在上麵,能夠墨色鮮亮,筆鋒輕快,是做書本的上好原料。

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是,竹子足夠便宜,製造起來,成本夠低,而且能夠大量生產,做到普及。

敲定了造紙之後,劉爭又開始折騰自己要做的印刷術了。

相較於造紙的難度,印刷對於劉爭而言就簡單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找到能夠雕刻的工匠,讓他們雕刻出一塊原始的雕刻版,讓劉爭在雕刻版上直接用墨板進行印刷。

隻不過這種板刷,不夠方便,一次雕刻,隻能印刷同一東西。

考慮了一番之後,劉爭決定采用活字印刷術。

就是先命工匠雕刻出常用的一些字體,然後利用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這樣就大大方便了,劉爭想要印製書籍的可能。

在189年11月末,劉爭手下紙張和印刷所需要的東西,都已經一應俱全,就等著劉爭將想要印刷的孫子兵法印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