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稱帝(2 / 2)

格局就不一樣。

祭天大典結束,劉爭在皇宮的大殿裡,當眾開始冊封文武百官。

劉爭沒有完全沿襲漢代的官職製度,三公九卿製度雖然保留,但是他增加了內閣製度。

以許攸、士燮、顧雍、張昭為四位為內閣成員,輔佐劉爭處理政事。

袁舟為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祿最高,掌佐天子,助理萬機。

黃忠為太尉,僅次於丞相的官職,專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為最高的武官職位。

陳登為禦使大夫,行使副丞相的職權,是丞相的助理,對包括丞相在內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動進行監察。

袁舟,黃忠,陳登,位列三公。

郭嘉為太常,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

典韋為光祿勳,主管宮廷內的警衛事務,同時他又是錦衣衛副指揮使。

周瑜為衛尉職掌宮門衛屯兵,是一個武職,是皇帝的禁衛司令。

蔡瑁為太仆,掌車馬。

張闓為廷尉,掌刑罰。

曹操為大鴻臚,掌列王紛爭,邊疆蠻夷。

糜芳為大司農,主管全國的賦稅錢財,是漢朝的中央**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的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

陸駿為少府,主管皇室的財錢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項事務。

九卿之中,還有一個宗正。

這個官職,多是以皇帝親屬任職,不過劉爭目前沒什麼親屬,最後就暫時不設立宗正,讓他先留著。

三公九卿的官職一出來,基本上將劉爭手下的這些文官都囊括在其中了。

接下來是武將的任職。

對於武將的官職,其實劉爭大部分還是沿用的漢朝的那些官職名稱。

徐晃為當庭大將軍!

甘寧為驃騎將軍,周倉為車騎將軍,文聘為衛將軍。

祖郎,蔣欽,周泰,太史慈,四位為四征將軍。

臧霸,管亥,孫策,蘇飛,四位為四鎮將軍。

然後以此類推,封賞手下的這些將軍。

當然,劉爭也沒有忘記大名鼎鼎的呂布,呂布其實在劉爭手下一直都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隻是一個象征性意義的吉祥物,殺了他劉爭又舍不得,放他走,又怕他給劉爭招惹麻煩。

不敢和他走的太近,又怕和他太過於疏遠。

像這樣的冊封,自然也不能把呂布放走了。

劉爭隻能給呂布安排了一個上將軍的名號。畢竟這個將軍的名號,也是當年呂後給自己的侄子呂祿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