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攻青州,自然不是因為劉爭瞧不上青州這點地方。
而是劉爭和劉備的想法其實差不多。
如果劉爭在這個時候進攻青州,必然會引起袁家兄弟之間一致對外,好不容易才讓他們兄弟鬩牆,如果讓他們搞定內亂一致對外的話,那可不是劉爭願意看到的。
所以他才在關鍵時刻決定放棄進攻青州給袁尚一個暫時休息和招兵買馬的地方。
畢竟青州經過這些年來的摧殘,已經沒什麼油水可撈了,人口不多就算了,最近這一年也一直在戰亂之中沒有得到,好好的休養生息,就算劉爭打下來也是拖累,根本沒辦法給他帶來多少收益。
他隨時都可以打,又何必急於一時。
反正他已經拿下了荊州、豫州、徐州三州之地,一時間勢力膨脹,可以先慢慢消化這三州之地,一個青州也不被他看在眼裡了。
經過這一場大戰,朝廷,袁紹、劉爭,三方兵馬,都損失慘重。
又是到了收糧的季節。
沒有人願意繼續交戰,所以一場大戰也就逐漸平息,各自休養生息,以圖來日再戰。
劉備派人求和,劉爭也就答應了下來,畢竟他也得想辦法先鞏固自己麾下地盤。
191年10月。
劉爭從徐州返回建業城。
徐州已經徹底被他牢牢掌控住,文聘的兩萬大軍已經駐紮徐州,加上還有管亥、臧霸的一些兵馬,四萬大軍駐守徐州,足以應對北方青州和兗州劉備突然來的襲擊。
太史慈則繼續返回淮南鎮守淮南,陳國方麵,劉爭考慮再三後還是決定讓陳王劉寵返回陳國鎮守。
一來是劉爭任人唯賢,既然陳王劉寵已經決定投靠他,那劉爭自然也不會有所懷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然接受了陳王劉寵的投靠,若是繼續懷疑他,也怕寒了劉寵的心。
再說陳國附近本就是劉寵的地盤,有他坐鎮,劉爭也放心。
退一萬步講,就算劉寵真的是個牆頭草,降而複叛,遠離核心地帶,劉爭也能隨時帶兵征討,同時認清楚劉寵這人是否是真心投靠。
這也是為何他甘願讓陳王劉寵繼續坐鎮豫州的緣故。
而原本在長沙郡、江夏郡駐紮的甘寧,孫堅等人的兵馬,則在此時北上坐鎮襄陽,和南陽等地。
一切戰事都塵埃落定,朝廷此刻也沒那麼多功夫來管劉爭,畢竟盧植,新上任大將軍之位需要重新管理朝廷,很多事情必須親力親為。
盧植還算是一位忠君愛國之人,他對於大漢還是有幾分,懷念的,所以不願看到傳承400餘年的大漢,就這樣沒了,他還在做最後的努力。
努力讓這窮途末路的大漢能夠走向正軌,重新恢複往日的榮光。
現如今整個大漢朝廷十三州,能夠掌控的地盤已經不多了。
除了司隸地區,朝廷還能夠有控製權的地方,也就隻剩下了兗州,西涼,並州。
這三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