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為什麼要南下(2 / 2)

而這條線以北的話降水量稀少。

想要種植莊稼很難存活。

一些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很難種植。

隻能夠生長一些基礎的草類植物。

所以這一地區隻能夠是草原。

同時也就能夠明白為何他們物資匱乏。

這等降雨線其實就和長城的規劃大致相同。可見古人的智慧。

等降雨線以北,不能種植糧食,隻有一些野草,人又不能吃草為生,所以為了存活,就隻能養一些,以草本植物為食的牛羊馬,這種叫做畜牧業。

然後人吃動物,或者用動物進行商業貿易,從而達到生存的目的。

或許有人會說,畜牧業多好啊,餐餐有肉吃。

這可比天天是五穀雜糧要爽的多。

看起來,這話確實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裡麵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存在。

現在這個時代,畜牧業隻有一些天然草場,沒有人工草場和草種,那些畜牧所需要的草料生長速度和產量不能夠達標。

草料十分有限,其實養不了多少的牛羊。

即便是到了劉爭所處的那個時代,整個蒙古國,也不過是隻有幾千萬頭羊而已。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草料也是有限的。

幾千萬頭羊,聽起來是挺多的,但是如果換算一下的話,如果養活一百萬的人口。

一個人,也隻能夠分得到幾十頭羊罷了。

光吃羊,幾個月就吃完了。

況且,牛羊這種東西,又不像農業生產,種下去的種子,一年就可以收成一次,有些甚至是一年能收好幾次。

而且還能夠錯開來種植。

牛羊的養殖,可比種地更複雜多了。

所以就算是遊牧民族的人,平均下來,一年也吃不上幾回羊,也就是和中原人一樣,逢年過節的時候會吃上幾頓。

當然,肯定是要比中原人吃的多了。

曆史上,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北伐匈奴,除了打擊匈奴的軍隊之外,還會搶走匈奴人的牛羊。

比如,河南戰役,漢朝軍隊大獲全勝。

殲滅匈奴數千人的兵馬,還俘虜了三千人,其實這幾千人馬的損失,對於偌大的匈奴而言,根本算不上什麼,畢竟,當時的匈奴可是有幾十萬的軍隊,區區幾千人隻能說是九牛一毛罷了。

但是最要命的是,這一次戰敗,被大漢搶走的牛羊,多達數百萬!

數百萬頭牛羊的損失,可是口糧,想要恢複這數百萬頭牛羊的損失,從生產到成熟,需要的可不是幾個月,而是幾年時間才能緩過氣來。

況且,牛羊不光會被搶,還有可能遭受天災。

北方本就寒冷,如果遇到比較寒冷一些的年份,一場大風雪,很有可能就會凍死一大批。

所以,在北方,單純的畜牧業,遊牧民族基本上處於每天都吃不飽的狀態之下。

天天吃肉,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他們跟中原,其實也差不多。

因此,他們想要生存,還得依靠中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