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種先例又不是沒有過。
所以劉備才會如此擔心。
“陛下,冀州的戰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那劉爭日益強大,此次交戰並非隻有我們一家,還有北方的袁熙以及他所聯合的鮮卑人和烏丸人。”
“我們這麼多勢力聯合對付劉爭都沒能在劉爭的身上討得什麼好處,可見如今劉爭已經強大到需要幾家聯手才能夠對付的地步了。若是繼續拖延,隻怕養虎為患。”
種輯對於劉爭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而是他們能夠看得見劉爭這種崛起的速度。
現在他們舉全國之力,還勉強能夠跟劉爭較量,可再等個幾年等劉爭的實力再次膨脹,到時候就算大漢朝廷再多一倍的兵馬去圍剿劉爭都未必能夠取勝。
所以種輯這一次在朝堂上提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還是想要詢問一下小皇帝是否再次集結周邊兵力前去討伐劉爭。
“此事事關重大,愛卿們商討一下!”
小皇帝雖然年紀不小,但他對於這種事情畢竟沒什麼經驗。
自己還是處理不來,必須依靠在場的這些文武百官。
他將種輯提出來的這個問題重新打回去,讓在場的這些人商量一個結果。
種輯是想要主動出兵,繼續發動對劉爭的戰鬥。
他們還可以動用一些兵馬。
這些兵馬無非就是並州的那些新招安的兵馬。
以及京畿之地最近新招募的一些隻屬於皇家的禦林軍。
當然他們還能夠讓周邊的諸侯王一起聯合起來討伐。
比如涼州的馬騰。益州的劉璋。
這些人也是暫時小皇帝可以使喚得動的人。
隻要小皇帝決定繼續對劉爭用兵,他還是可以在短時間裡再組織起一波兵馬。
現在小皇帝繼續用兵,所欠缺的並不是有沒有兵馬給他用。
而是他沒有足夠的糧餉,不管是糧草還是俸祿都沒有。
國庫空虛。
針對是繼續出兵還是休養生息這個事,情大堂之上吵了起來。
種輯為代表的這些人,自然是讚同出兵的。
他們認為隻需要出兵便可以抓住這一次機會。
趁著劉爭將注意力集中在北邊那些異族身上時,給劉爭來一次沉重打擊,削弱他的實力,就算不能夠一舉殲滅劉爭也能夠重創他。
這麼好的機會可不是每一次都能有的,錯過了這一次下一次還想等到這樣的機會,可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當然以劉備為首的這些將軍們確實不這麼想。
雖說這一次劉爭在北邊北伐損耗了不少的兵力,但元氣未傷。
先不說駐紮在漢中,荊州等地的兵力還未動用。
光是劉爭南方的一些縣城之中,依然還有許多兵力留存,一旦戰事吃緊,他還能夠在短時間裡召集到大量兵馬,不往多了說,20萬兵馬,劉爭現在的能力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召集得到。
此刻出擊劉爭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況且這一次朝廷為了對付劉爭,同樣損失了不少兵力。
很難再召集到足夠多的兵了再次對劉爭展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