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分析局勢(2 / 2)

周倉麾下的兵馬就是純正的步卒。而且是已近戰為優勢的刀盾兵。

隻可惜周倉麾下的這些刀盾兵在幾年前劉爭征討扶南的時候跟隨劉爭鎮守在扶南。

已經有很長時間都沒有返回過大漢了。

所以就算周倉麾下這些部族實力強勁,此刻也於事無補。

而第五營太史慈麾下的人馬。

和黃忠手下的兵馬有些類似。

隻不過太史慈跟隨徐晃的身邊比較長。

他從徐晃這邊借調了許多戰馬。

培養麾下的兵馬,一邊訓練射擊,另外一邊訓練騎馬。

著力方向為騎射,算得上也是獨樹一幟。

下馬可以當步兵,射手使用,上馬能夠當騎兵使用。

比較全能,同時又沒有特長的一支部隊。

算是一支後備役。

這也是為何,太史慈的人馬,在最近這段時間裡,為何老是需要上戰場。

因為一旦前線缺少主力部隊,就會需要太史慈的人馬,前去支援。

除去了這五個之前就建立起來的軍團,幾年前,劉爭又增加了三個軍團。

這三個軍團是後來才建設的。

包括孫堅的第七軍團。

孫堅投靠劉爭的時候,本身就有一部分自己的殘部,加上孫堅的勢力本就不錯,所以孫堅組建起來的第七軍團,實力也很強大。

並且是接替了周倉,以全步兵為主的軍團。

他的作用,就是駐防荊州。

聯動甘寧。

而第八軍團的臧霸和管亥,原本軍團長是陳登的,隻不過陳登後來被劉爭調任內閣,成為內閣的一員。

所以,第八軍團的軍團長就有臧霸接任,同時管亥輔佐。

他們的目的,本來是鎮守青徐兩地,後來也逐漸變成主要駐紮青州,聯動冀州的徐晃了。

北伐一戰,管亥和臧霸手下的人馬,損失也很大,好在最近他們從郡縣裡征召了不少人馬,進行補充。

管亥和臧霸手下的人馬,大多都是之前的青州兵,青州幾十萬黃巾軍,被劉爭占領之後,儘數歸屬於劉爭了。

雖然那些黃巾軍都被解甲歸田了,但是還是有不少精銳,成為了郡縣裡的第二梯隊士卒。

補充兵力還是很容易的。

至於最後的第九軍團孫策手下的人馬,倒是沒什麼損失。

他們帶著的三千人馬,奇襲鮮卑之後,人馬不降反增。

而歸屬於劉爭的那些人馬,損失也不大。

最後戰鬥結束了,整個北伐的軍隊之中,也就隻有孫策的一營兵馬損失是最小的。

這麼算下來的話,也就隻有孫策的人馬,可以前去幫助荊州的戰事。

除了這九大軍團之外,劉爭手下,還有三營水軍。

分彆是祖郎和周泰和蔡瑁所率領的水軍。

祖郎還好,一直駐紮在長江一帶,負責的也是江麵防備事宜,而周泰則因為被調派去了九州島,現在在九州島當封疆大吏呢。

隻有蔡瑁,掌控著水軍,是負責航運的,經常在海邊跑運輸,能戰的人數並不多。

上一次,還被九州島上的海賊擊敗過。

加上還有豫州額外編製的劉寵,以及錦衣衛,陷陣營,巾幗營等不算在軍團之內的兵力。

劉爭能夠調動的人馬,超過二十萬,但是不會超過三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