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退位與登基(2 / 2)

他沒有說效忠劉爭,但卻是效忠於大漢的。

有了關羽的話,這監牢裡的另外一些人,許褚,張飛,趙雲,甚至是張繡,關平等人,都為之神色一緊。

沒有人願意,一輩子呆在這監牢裡。

現在他們看關羽,幾句話就可以從這裡離開了。

他們幾個自然很感興趣,都不想在這裡呆著了。

“陛下!我也願意為劉玄德報仇!”

一時間其他的幾個武將同樣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就連趙雲,也有幾分意動。

劉爭一看,心念一動,頗為高興,馬上答應了下來。

“好,既然你們有心,我也不阻攔你們,劉玄德當初犯下的過錯,將西域丟給貴霜帝國的人,這個罪責,就由你們來為他贖吧。”

“明日是我登基大典,屆時你們可以參加,到時候,我親自冊封你們為將軍,統兵出征西域,攻打貴霜帝國!”

劉爭的許諾,讓監牢裡的張飛,許褚等人,都臉色好看了幾分,能離開這個鬼地方,還可以出去繼續當將軍,為自己的大哥報仇,張飛自然也樂意。

他們和劉爭之前並無太大的仇怨,如今劉備死了,小皇帝遜位了,個人的恩怨,遠沒有國家的仇怨深厚。

當有外敵入侵的時候,張飛和關羽等人,都是明事理的人,知道和劉爭站在一條線上最為重要。

從監牢裡離開之後,第二天,劉爭便開始籌備起了小皇帝劉辯的遜位一事。

公元196年十二月初,洛陽皇宮。

漢帝劉辯,昭告群臣,禪位於新帝劉爭。

改年號位建安,寓意建立長治久安之天下。

退位詔曰:朕在位十有一載,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複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劉氏。是以前王既樹神武之績,新帝又光曜明德以應其期,是曆數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新帝。

劉爭順著劉辯的退位,同時在這個時候再次進行了登基。

雖然劉爭之前在建業城的時候,就已經登基過了一次,但之前那一次隻是他自立為帝,並沒有得到老皇室的認可,這一次的登基,則是在先帝的禪讓之下。

屬於名正言順,交換了玉璽之後,劉爭正式成為漢室帝王,天下認可。

而劉辯,劉爭也沒有虧待他,直接封了他一個彭城王,回老劉家的祖籍彭城養老去了。

至於,都城到底選定在哪裡這個問題,劉爭其實一點都不擔心,直接采用了五都政策,選定洛陽為主要都城,同時在建業,燕京,荊州,交趾四個地方,建立陪都。

陪都的作用,並不是充當都城之用,而是大漢地域遼闊,路途難以行走,陪都可以私立小朝廷,管理領地。

當然,軍政分離,陪都隻有治理之能,沒有軍權。

軍權還是牢牢的掌控在中央朝廷的手中。

就像是,遠在極南位置的扶南郡,同樣要建立陪都,不然劉爭的消息要傳到扶南去,少則幾個月,長則半年。

登基之後,劉爭第一道命令,便是舉兵討伐貴霜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