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鄭月對這些東西感興趣,雲山道長也樂得解惑。
雲山道長開口說道:“所謂的慧根,其顧名思義,就是智慧之根。”
“擁有慧根的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聰明。”
“他們遇到事情能夠很容易看破其中關鍵,領悟個中道理,隨後舉一反三。”
“但靈根就不一樣了。”
雲山道長指了指陽台外的瀑布說道:“具體來說,擁有慧根之人,能夠很輕易地想到,瀑布能夠給人帶來心曠神怡的感覺,但也能給人帶來各種濕氣、病痛。”
“所以聰慧的人,會在這裡駐足,會在這裡流連,但絕對不會在這裡居住。”
“而有靈根的人,也許不知道瀑布會給他帶來什麼濕氣、病痛之類的,但他會因為瀑布之美,瀑布之靈蘊,就甘願在這裡修建房屋,住在這裡。”
“幾十年如一日,日複一日,直至老死。”
雲山道長這話一出,直播間的網友們頓時覺得不能理解。
鄭月也是一臉懵。
“雲山道長,你這話的意思是說,有靈根的人不在乎有沒有濕氣之類的嗎?那豈不是……顯得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很不看重?”
徐文在一旁解釋道:“大師傅的意思是說,有慧根的人更加趨利避害,而有靈根的人眼裡,對於利和害的區分,並沒有那麼嚴格。”
“就好像住在瀑布前雖然會很潮濕,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就好像你住在山上肯定不如住在城裡方便,那為什麼道士們還都更喜歡住在山裡而不是住在城裡呢?”
“原因就在於他們更加看重自然和諧之美,對於個人的利害,反而看得輕了,這就是有靈根的人,看事情的思考模式。”
雲山道長點頭表示認同,顯然對徐文的回答十分滿意。
直播間的網友聽到徐文這話,也頓時反應過來了。
對啊!
一開始他們也不能理解,明明知道靠近瀑布居住會很潮濕,可能會得病,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這不就顯得很愚蠢嗎?
但被徐文這麼一舉例類比,他們就反應過來了。
這就和現在社會這麼發達,道士們還住在山上是一個道理。
方便與不方便,有利或者無利,對於修道之人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最絕對的。
就如同《道德經》裡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