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郤至的猜測對了。
遠在“絳”的晉國高層進行商議,得出的結論是晉國需要休養生息,暫時並不適合與任何一個國家爆發大戰。
那麼,能夠料到晉國在“邲之戰”蒙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以至於兩年多的時間過去,晉國的大多數家族還沒有緩過氣來。
前線的晉軍卻是不能說撤軍就撤軍,起碼不能有任何讓人生出晉軍是狼狽而逃的想法。
在廟堂的那種想法之下,樓令所在的部隊一段時間內還是要待在晉國的西部。
後麵郤至的部隊和魏氏所部、旬氏所部在“輔氏”會師,重新進行編製再開拔到洛水的東岸,與挪動了位置的秦軍隔著洛水對峙。
“能射中那人嗎?”郤至抬手指向正在渡河的小舟,說的應該是一個身穿甲胄站立的人。
樓令目測了一下距離,觀察了一下風向與風速,隨後動作利索地持弓搭箭,再挽弓使用拋射的方式射出箭矢。
他們所站立的位置距離河麵的小舟約是一百米左右,箭矢先高高地飛起,破開風牆再順著“彈道”落下,準確地命中站在小舟前麵的那個秦人,還是命中額頭再貫穿後頸部的方式。
在樓令挽弓射箭的時候,秦人其實已經看到了。
隻不過,秦人可能是認為距離足夠遠,再來是江麵的風很強勁,不認為樓令能夠射得中,尤其是他們看到樓令射箭的朝向根本不是指向自己,以至於沒有生出警惕之心。
其實,郤至剛才看到樓令不是瞄準秦人射箭也詫異,源於地位帶來的驕傲,沒有第一時間說點什麼而已。
結果是什麼?除了樓令有信心之外,其餘的晉人或秦人都以為是在瞎胡射,偏偏站在小舟前麵的那個秦人被射中,死狀還挺慘的。
“你……”郤至剛才有多麼不以為意,看到結果之後就有多麼驚訝“往那射,怎麼箭拐過去……”
樓令隻說道“已殺秦人。”
什麼叫往哪射又拐,無非就是算清楚“彈道”這玩意而已。
當然了,古人並非不知道風勢對射出箭矢準確度的影響,隻是他們沒有相關的知識來支撐進行計算。
目前有一個人掌握了關於射箭的高超技巧,這人叫養由基。他是所有人公認的第一神射手,甚至於連在比試中敗給他都屬於一種榮譽。
為什麼連輸了都有榮譽?因為可以與養由基同台競技,本身就代表著實力足夠。
樓令才不會跟郤至解釋什麼叫作“彈道”之類,不是為了裝深沉,也不純粹是不想散播知識,主要是想解釋清楚太麻煩了。
任何一套理論,它都是建立在無數的基礎知識之上。例如想要解釋“彈道”是什麼,聽者要先搞明白“軌跡”是什麼,解釋“軌跡”是什麼又將涉及很多種類的知識。
另外一點,樓令也不完全是依靠掌握知識在支撐百發百中。
射箭這種事情跟熱兵器的打槍一樣,說白了就是跟手感扯得上關係,覺得射了就一定能射中,射出去還真的就給射中了,幾乎就是與任何科學都無關,牽扯到了玄學的層麵。
河麵上的小舟在調頭。
被射死的秦人摔到水裡之後,屍體沒有沉下去,浮在水麵上被衝著回去了西岸擱淺在河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