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發展封地的優先等級(2 / 2)

對了,家臣怎麼對樓令的稱呼是“主人”呢?其實他們對樓令的稱呼是“主”而已。

目下的詞彙真的很少,尤其是在文字記錄方麵。

另外,那個“主公”的稱呼也不是在東漢盛行,其實到了元末才被大肆使用。

至於《三國演義》裡麵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主公”呢?因為《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人寫的啊。

他們來到一個很空曠的地方,一大片空地上就是擺著一個又一個陶管,它們大多為筆直的形狀,也有彎曲的類型,數量之多估計超過千個。

這是敖花了三個多月時間,動用兩百多人手的成果,樓令現在看到的其實是更新了幾代的產品。

樓令彎腰拿起一個,仔細觀察了起來。

陶管存在接口處,一邊前端顯得周長(直徑)較大,另一邊尾部的周長稍微窄一些。這是為了便於兩個陶管相接,增加其契合度和密封性。

因為陶管是用黃色黏土製作而成,整體顏色上自然也就是呈現土黃色。

樓令親自連接了幾個陶管,滿意地說道“乾得不錯。”

敖卻說道“主要是主人準備好了一應標準,泥瓦匠再帶人按照模具的標準來做。過程中那些標尺起到了關鍵作用。”

標尺?現下的長度工具沒有標準,這個家族一尺是那樣,換一個家族也許就長度不一致了。

樓令知道衡量度的重要性,無法影響到家族之外,內部則是形成了標準。

隨機檢查下來,必然是存在不合格的產品,樓令對這點卻沒有過於苛求,隻是讓他們抓緊時間對產品進行驗證,再儘快製作出足夠的數量。

“接下來你還有重要的工作。”樓令轉頭對敖說道。

敖先行禮,再很是正色說道“請主人吩咐。”

樓令說道“你親自監督,每隔兩百米修建一座蓄水池,它……”

一係列的要求被樓令說了出來,從語言聽來就是類似於古羅馬那一套明渠係統,隻是老樓家的蓄水池是在地表,輸水管卻是會埋於地下。

“您說得太複雜,臣記不住啊……”敖沒有什麼心情忐忑的地方,隻是說實情,明明聽不懂卻裝懂,更壞事。

樓令又是短暫的沉默,隨後點頭說道“那我先做規劃,屆時你們再按照圖紙和相關要求來做工程。”

敖趕緊答應下來。

再封地這邊,臨時的營地被一座一座修建起來,能夠棲身之後麵臨的就是用水問題。

樓令太知道明天往返挑水有多麼耽誤事情了,考慮到的就是首先解決用水難題。

搶先將輸水和蓄水係統完成,不止是解決了人們的日常用水難題,後麵再增加工程量,直接就是讓聚居點邊上的農業用水也得到了保障。

“還是要先搞試點,拿事實來說事,免得犯了經驗錯誤……”

樓令做這一套水利係統的根據,也是從某紀錄片得來。

那個紀錄片裡麵講的是天朝七十多年代的鄉下農業灌溉,隻不過是多了抽水機這種機器,一台抽水機就直接讓整個村子有了農業用水保障。

而搬遷到一地,有了穩定棲息場所之後,必須優先保障用水,樓令的這一觀念也是充滿了科學依據的!

“古樓蘭怎麼消失的?因為地下水資源枯竭!”

“魚米之鄉的保證是什麼?不缺水啊!”

“先將安頓的事情辦好,再將基礎水利弄起來,接下來……該考慮尋找礦產了。”

當前的家族,有條件必定搞冶煉。

連冶煉都不搞的家族?注定是發展不起來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