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為了道義?不,是為了師出有名!(1 / 2)

眾人看著倒斃的老虎,可以說心裡是發怵的。

那一頭老虎含尾巴在內身長三米多,體型看著委實龐大,怎麼也有個三四百斤的重量。

誰看到這樣的老虎不會害怕?麵對它進行肆虐,稍微想想都能知道將有什麼後果。

可是,那樣的一頭老虎,出場威風凜凜,咬死一人之後卻被一箭射殺。

這樣一來,他們該是將所有的情緒轉移到能夠一箭射殺掉老虎的樓令身上了。

話說……

晉國、衛國和齊國都相信對方不敢或不會在見麵地點設伏,約定一個會麵的地點,派人過來草草巡視了一遍,沒有留下人手警戒?

這種事情發生在春秋時代是很正常的事情,排除掉某一個人得了失心瘋,要不然才會去乾約定見麵又進行埋伏的舉動。

真的設下埋伏抓住對方的主將,以為能夠迫使敵軍投降嗎?即便是這一支敵軍投降,那樣乾的個人和國家一定會信譽破產,得利了一次卻是失去未來,並且接下來就該遭受圍攻的局麵了。

這麼說吧……

幾十年前的楚國一點都不值得信任,他們屢次北上恪守規則,慢慢才建立自己的信用體係,多次與中原諸侯打生打死,世仇卻是壓根就算不上,屬於一種公平競爭而已。

東南一隅的吳國,他們使用所有手段去對付楚國,楚國就不跟吳國講規則,兩邊打起來一樣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

吳國跟中原列國接觸得很少的關係,中原各諸侯其實對吳國並不了解。因為吳國跟楚國的玩法,楚國北上守了規矩,吳國卻是一次都沒有北上,中原列國對吳國的印象就是太會亂來,寡不廉恥,披發紋身……,等等負麵的信息。

明明楚國和吳國都用了不堪手段,楚國北上之後守規矩,中原列國對楚國和吳國的看法出現了不一樣,說白了就是楚國在中原樹立了信用,吳國由於沒有北上的資格在中原列國眼中不存在任何信用。

國家信譽這種玩意,想要樹立起來千難萬難,一次玩脫了又會將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用揮霍乾淨。頭腦清醒的人,怎麼會因此很小的利益去揮霍信用呢?反而言之,利益足夠大的前提下,揮霍會成為必然選項。

齊國抓住郤克和孫林父或許能夠得到這一次戰爭的勝利,可是齊國接下來要麵臨晉國與衛國的瘋狂報複,不可能對郤克和孫林父進行設伏。

同理,晉國和衛國認定自己能夠正麵擊敗齊國,更沒有理由設伏抓住高固。

在那種前提下,會麵地點的安保情況被疏忽了!

“天下第二便有如此風采,天下第一當是如何璀璨啊!”高固打破了安靜的局麵。

高固必須將天下第一扯進來,用意是打壓晉國的天下第二,免得沒有正式會談之前,齊國這邊士氣受挫,晉國、衛國過於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是個貶義詞,問題在於一旦晉國得意忘形,難受的會是實力不如人的齊國。

郤克的反應是發出一陣“嗬嗬嗬……”的笑聲,隨後幽幽地說道“無有樓令,在場幾人命喪虎口?”

出事了啊!

一頭老虎突然出現,還咬死了一個人。

如果不是樓令及時射殺,他們警戒力度不足,老虎咬死一個人之後繼續肆虐,誰敢保證自己不會有事?

布置場地的動作停下來,隨行的護衛趕緊進行排查,重要人物則是被保護在了會場的中間。

郤克問樓令,道“那頭老虎獻給我?”

樓令不缺一張虎皮,更知道郤克是在嘲諷齊國那一方,應道“這是晚輩的榮幸。”

給晉國的中軍將送禮,多少人想送還找不到門路呢!

郤克也不會白要,事後一定會有回賜。

然後,這一次會麵的地點是齊國挑選,出現任何狀況都需要齊國背鍋。

深恨齊國的郤克,他怎麼可能不抓住機會大肆嘲諷。

看看齊國的人就知道郤克的嘲諷很有殺傷力,他們一個個又驚又怕又尷尬,正事沒開始談之前,氣勢就給弱了。

眾多護衛一陣排查下來,待在會場中間的人時不時能夠聽到突然間傳來的動靜。

那是護衛找到了野豬,可能是野豬突然衝出來。

也能是其餘什麼動物從隱蔽角落竄出來,鬨得護衛緊張應對,一看卻是一隻獐子。

一眾護衛忙碌了近兩刻鐘,現場的安全隱患被儘力排除,會場才重新進行布置。

他們明明是一大清早出發,抵達山腳下大概是巳時(9點)左右,花了半個時辰來上山,出現意外又折騰了好一會,等待會場布置完畢卻是接近午時(11點)了。

會場的布置仍舊是老樣子,外圍用布圍起帷幕,走道弄得跟迷宮似得,正中間空出老大一塊地。

在正中間的地麵鋪上了毯子,毯子用麻布製作而成。

一應的案幾、蒲團、架爐等物便是放在毯子上麵。

在旁邊的另一個空間,會有隨行的廚師開始烹飪,不過彆希望能夠有什麼佳肴,要麼是白水煮的食物,不然就是燒烤。

正中間會場架起來的爐子,它是用來進行溫酒,火點起來之後,現場已經在飄著酒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