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保留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是曆史學家和人文學家們該乾的事。
官府的政策絕不能讓他們所左右。
況且這些東西不消亡,怎麼能顯示出這些學者的價值出來?
不可否認,現在的倭國,那些貴族們的實力如果聯合起來,還是占據著很大的優勢。畢竟他們原來就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即便是唐軍很強大,但終歸也是外來的殖民者。在這個時候,瀛州大都護康平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倭國的貴族們拉入大唐的官僚體製,然後不斷地削弱他們的影響力,加強各地屯駐軍的實力,最終讓大唐的影響力占據主導地位。
帝國海軍都統製夏承廷和北方艦隊都指揮使火尋明都強烈反對帝國高層任命這麼一位諜報頭子來出任瀛州大都護,結果兩人被皇帝叫到麵前痛罵了一頓之後是徹底安份了。
康平所做的事情是先招募大批流浪的倭人,編入駐屯軍來開墾土地,種植糧食,其後再以調換防地的名義將這些已經學會服從命令的屯駐部隊調往北地草原或是西域,再用從內地招募的唐人來填補這些人調防後留下的空缺。
少小離開老大還,等這些倭人在北地二十年的屯田輪換期滿,再重新回到倭國時,恐怕早已經忘記了所謂的鄉音,已經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唐人。
除了貴族,大部分的倭人是沒有姓氏的,在編入軍戶時軍官們就會給他們隨意安上一個姓氏,有時會是軍官們自己的姓氏,隻不過從名字上有時候還是能看出些痕跡。比如倭人習慣於用數字做名字,雖然這種習慣唐人也有,卻不普遍。
通過宣傳,主要是向往倭地的“性福生活”,一時間,“屯田東瀛”就成了一股風潮。這就是李岌所期待的結果,逐漸改變這片土地上的人口構成。
實際上在西域也是如此。
為了大唐的長治久安,這種大規模的移民交換是必須的。中亞人到了內地,唐人前往西域,這種有計劃的安排,會加快各族的融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原來的部族統治者們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新唐人。
從淞江到江戶的輪船需要在海上航行三天,實際上比前往沽口的海路還要近一些。
一些私家商團也開始了他們在倭國的開拓過程,不過,他們在倭國的開拓卻受到了朝廷方麵的嚴格限製。所開拓出來的土地和莊園不得為私有,隻能是租種地。
在南洋的開拓也有這方麵的嚴格限製。
土地公有化,是帝國高層執行最嚴格的政策之一。
這從根本上抑製了地方地主豪強勢力的發展。
一支移民船隊在江戶港緩緩靠岸,作為水手的柳敬二笑容可掬的站在碼頭上招著手,就像是迎接歸來的兄弟。
輪船靠上混凝土澆築的石碼頭,柳敬二指揮著手下搭好棧橋,船長曾國豪從棧橋上下來,然後迫不及待的對他喊道:“敬二,給老子準備好女人……”
柳敬二笑容滿麵地鞠躬問道:“八戶家的十六覺得提督相貌堂堂,您能不能辛苦一下,報酬包您滿意!”
曾國豪想了想:“老子的種子是很貴的,沒有五個銀元想都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