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試航(二)(1 / 2)

五代興唐 準噶爾刀王 3080 字 9個月前

五代興唐正文卷二三、試航秦嶺”號和“南嶺”號在改裝時直接換成了西安武器製造公司所研製的40毫米速射近程防空炮。

海軍裝備的舊式37毫米高射炮普遍存在射速較慢的問題,淩文察在主管艦隊防空裝備期間已經向海軍技術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報告,建議重新更換為北方集團與西安武器製造公司合作研製的新型40毫米高射炮,這種新式速射高炮的射速要比之前的37毫米高射炮提高了將近一半,這會極大地提高戰艦的近程火力密度。

另外就是江漢兵工廠所研製的一種12.7毫米七管轉管機槍和20毫米多管機炮作為近距離防空武器其性能更是極為優異,隻不過目前性能還不算穩定,離產品的最終定型和量產還有一段的距離。

戰艦平穩地航行在北部灣的海麵上,太平洋和南海在大部分的日子裡都顯得風平浪靜,與波濤洶湧的大西洋海麵正好相反。整艘戰艦的事務都交由艦長林泰祥上校去處理,他是一位在上次大戰期間就加入帝國海軍,已經在海軍中服役了二十多年的“老兵”,平日裡非常隨和健談,但對待工作時卻極為認真,在海軍內部的人緣不錯。

副艦長魯仲民中校是一位擁有中亞血統的中年軍官,他來自原來的印度洋海軍,曾參加過新北部灣海戰,當時是一位驅逐艦上的通訊官。他依然保持著西域人特有的刻板和嚴肅,做起事來一絲不苟,並且井井有條。

作為艦隊的參謀長,淩文察的地位實際上是高於這兩位軍官的,僅在艦隊司令火尋遲中將之下。對於這位老上級的晉升速度,淩文察還是有些眼紅的。因為他老兄——現任陸軍總參謀長火尋恩上將的原因,原來作為潛艇部隊指揮官的火尋遲海軍中將很早就認識了當時還是太子的皇帝,並且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在仕途上一帆風順,一路高升。

在”秦嶺”號右舷一側,一艘外觀看上去十分優美的“柳州”號輕巡洋艦正在為這艘海試的戰列艦進行伴航。帝國海軍在共299年才開工建造的“州城”級輕巡洋艦實際的標準排水量為11600噸,遠遠超出了原來所規定的輕巡洋艦9100噸的排水量上限。

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從張維翰出任首相以後,就從來就沒有批準過任何一艘重巡洋艦的建造計劃,這是令當時海軍水麵艦隊總司令裴雲鬆元帥感到最鬱悶的地方。

而張維翰首相對此的解釋是與其用一艘戰列艦三分之二的造價去建造一些大而無用的重巡洋艦,那還不如用這些錢去多建造一些快速戰列艦。事實也確實如此,一艘標準排水量14000噸的重巡洋艦造價高達1億華元,而海軍最新建造的32000噸的“鎮州府”級戰列艦造價也就為1.56億華元,同樣造價的三艘重巡洋艦肯定打不過兩艘“府城”級戰列艦,即使是五艘這樣的重巡也沒有可能打得過兩艘戰列艦。

在快速戰列艦最大航速超過了30節的情況下,航速僅僅比高速戰列艦快那麼兩、三節的重巡洋艦就淪為了雞肋般的角色——主力艦對決的話在戰列線上就是盤菜,而快速部署又沒有輕巡洋艦那樣迅捷和經濟。

但是眼看著歐洲各國海軍的重巡洋艦一艘接著一艘的下水,帝國海軍內部自然有人看著眼紅,在心裡難免感覺有些不太平衡。

出於防空的需要,帝國海軍希望在輕巡洋艦和戰列艦上能夠裝備上口徑150毫米的高平兩用主炮或是副炮,但是由於陸軍裝備擴充的原因,帝國陸軍方麵放棄了150毫米高射炮的研製,現在隻能是由海軍方麵出頭進行單獨研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