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張垣(2 / 2)

五代興唐 準噶爾刀王 3770 字 9個月前

新築的懷安懷戎堡城、陽門堡城(後世萬全縣)和張垣八角城已經開始夯築地基,用混凝土和青石澆築地基,築城的民夫被編入屯駐軍駐進了城內新建的營房裡。李岌還計劃沿著南羊河和羊河修築了幾道蓄水堤壩,為這北邊三座屯駐堡城的農田提供灌溉。隻不過由於還沒有開始開荒,三座興建的邊城人口較少,缺乏些必要的生氣。

北地的開發,宜采取先牧後農的方式,而且農地的開發需要有個限度,必須保留足夠的山林地和草場。

這裡是邊地,契丹人的鐵騎隨時都有可能突入進來進行劫掠。

這也是李岌為什麼首先修建北方山口處的張垣、陽門堡和懷戎堡的主要原因。在張垣八角城、陽門堡和懷戎堡城建好之後,契丹人不攻下這三座扼守山穀的城池,就輕易不敢南下,進入南部的盆地之內。

李岌認為把山北的奚人、契丹人和阻卜人、吐穀渾人、突厥人部落教會種地使其定居耕牧,是個讓他們快速歸化的方式。

這些草原人野性難馴,也不會種地,想教會他們種地,並非易事。

種地是一種消磨野性的很好方法,有了土地的羈絆,人在做事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顧忌。至於不聽話麼,把他們編入軍戶,自然就很快能學會順從。如果沒有人管理,李岌不認為這些生性散漫又沒有任何技能的家夥們能夠在漢民這種嚴苛的生存環境中過得很好,有很大概率會成為罪犯……

所謂的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反正李岌很清楚,如果用對待已經馴化了的漢民方式來管理這些野蠻生長的草原人,最後保險會惹出不可收拾的大亂子出來。對待他們,就得使用嚴格的管理方式,好比是馴服烈馬,不在它們身上壓上兩塊磨盤,是不會老實的……

這三座堡城所招募的草原軍戶乾起活來倒是很賣力氣,就是彆發餉糧,隻要是到了發餉的日子,過後幾天準見不著人影,一堆請假的。

然後在城外酒館的門外,準能看到他們在喝醉了後橫七豎八躺了一地。

北唐軍中的蕃軍差不多都是這個德性,就不能有發餉的日子。

李岌見此隻得規定,自己手下這些蕃兵的糧餉,在發餉時隻能由他們的家人和老婆出麵代領,否則不發……

李岌從並沒有指望自己手下的這些屯駐軍能在戰場上表現如同精銳一般。他一直是拿這這支部隊當作類似於宋代的廂軍一般來使喚,實際上相當於是自家所雇傭的長期廉價勞動力。可以築城、耕地、挖礦,可以在工坊裡做工,許多人都已經被訓練成了合格的工匠,就是打起仗來要差點。

至於待遇,也不可能搞特殊,軍中每個軍卒每月一貫200錢的糧餉規定,他也不能破例。唯有每隔三天“犒賞”一頓肉食,這是其他的晉軍中無法做到的。另外就是在做工時,會補貼一些“辛苦費”。

太原周邊的各駐屯軍日子現在已經過得稍微富裕一些,是因為李岌會把兵卒甚至是軍官們的家屬安排進了營地新開辟的莊園或是工坊裡作工,雖然勞作辛苦,但家裡的婦孺人有時甚至比那些軍卒的收入還多,而李岌似乎總能給這些老弱殘兵和婦孺們找到足夠適合他們乾的活計。

這家中的收入高了,日子過得相對安穩富足,軍卒們就表現得十分馴服,軍營中鬨事的情。除了每日必出早操外,這些駐屯軍是不怎麼進行軍事訓練的,勞動是他們的主要任務,除非是在每年閒暇時才會進行一些必要的軍事訓練。不過李繼岌並不認為他手下的這些人弱,由於平常吃得飽,還隔上個三兩天就能吃上頓肉食,在體力上至少不差。

反正要比他所見到的鎮軍要強不少。

這到了戰場上,哪有那麼多技巧可施展,大家拚的也差不多就是體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