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米爾的兩個助手也是她在瓦赫寧根大學帶的生態學博士生,借學習的機會來了一次免費的金星旅行,他們為此進行了激烈的競爭,打敗了幾十個報名的學生。
玉皇城大學是幾個移民星球學生數量最少的,這裡的移民太嚴格,有了移民資格才能報考這裡的大學,到現在真正本地學生還不到一千人。
靠著這裡得天獨厚的環境,大學一成立就和全球幾十所知名大學達成了合作協議,幾百名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生物學,物理學等領域的專家教授帶著他們的學生來到這裡交流學習,進行科研活動。
去年開放移民後,黛米爾帶著學生來到這裡交流訪問,憑借她在生態學領域的貢獻被邀請組建了生態係統實驗室,加入了爬蟲基金戰略委員會。
她曾經和實驗室的十幾個人一起去地表考察過兩個多月,那裡殘酷的環境給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也更加堅定了她留下來,參與改造金星的決心。
可惜,現實太過殘酷,彆說改造金星地表環境,就是在溫度氣候都適宜的玉皇城,他們培養的很多動植物都不能正常生存,具體的原因現在還沒有找到。
城外大片大片的牧草,和農場裡大片種植的作物,就是對他們這些專家的絕大諷刺,據說這些植物都是一個叫做女媧的機器人領導的北極實驗室研究成果。
北極實驗室為他們提供了完整的科研資料,慚愧的是,很多內容,他們這些該領域頂級的教授都要鑽研好久才能看明白。
他們的生態係統實驗室成立以來,老師帶著學生在一起學習女媧提供的科研資料,這讓他們有很深的挫敗感,也讓他們歎為觀止,資料裡麵隨便一個課題,那些海量的實驗數據,就夠他們一個小組研究十幾年了,這樣的已完成課題多達幾千個,據說是北極實驗室五年時間的研究成果,這是一群什麼樣的機器人呀?
即便是這樣效率的北極實驗室,仍然沒有解決玉皇城種樹的問題, 這裡仿佛是地球生物的禁區,各種直接移植過來的動植物微生物,都活不長久。
或許隻有他們人類是例外,其實他們也一樣受到了很大影響,那就是延緩衰老,很多慢性病不治而愈,都是好的影響,負麵影響一直沒有發現,難道人類真的是受到上天眷顧的種族?
在黛米爾和兩個學生的注視下,曾凡將瓶口朝下扣在了地上。
幾分鐘後,一個嫩芽在白色地麵上冒了出來,一點點慢慢長高。
隨著嫩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樹乾從火柴棍粗細慢慢變粗變長,一對對嬌嫩的樹葉開始長出來。
不到五分鐘,小瓶子就被頂到了一邊,小樹苗始終在不停的生長。
三個觀眾忍不住揉揉眼睛,確認自己不是幻覺,黛米爾的男助手趕忙掏出帶來的照相機拍照。
“曾先生,你這是魔法嗎?”黛米爾忍不住問道,還不到十分鐘,小樹已經長到了一米多高。
“我隻負責播下種子,後麵生長快慢,長多大不受我的控製!”曾凡站起身來。
“上帝,這一定是自然魔法!”女助手忍不住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道。
“我要去種下一棵了,你們還要看嗎?過程都差不多!”曾凡問黛米爾。
“當然!”黛米爾立刻回應道。
於是,曾凡帶著他們從北往南,每間隔幾十公裡左右種上一到兩棵樹,在東部種完後,又乘飛行車到了西部邊界,從南往北用同樣的間隔種了一遍,他帶來的幾十個不同的樹種胚胎全部栽種完畢。
每個地點停留一小會兒,長出來就走,大部分時間都在趕路,這些樹全部種完,一天的時間也過去了。
最後一棵樹種完,曾凡上車準備回家,黛米爾和兩個助手交代幾句,然後也上了他的車子,顯然準備跟他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