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和兩個孩子圍上去,看著裡麵的小魚,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
比較常見的就是螺獅,河蚌,小蝦,鯉魚,鰱魚,鯽魚等食草類,還有一些水藻池塘裡麵已經有了。
“大部分我都見過,池塘裡都有了,有幾種我沒有見過的,是你們那邊的特產嗎?”曾凡沒有湊過去看,他通過感應場獲得的信息比彆人更詳細。
“沙丁魚,花鱸你應該見過,鱘魚科的歐洲鰉魚,鮭魚科的褐鱒魚,都是比較瀕危的魚種,我希望你能在這裡養活它們......”黛米爾拿出一個小魚抄,講課一樣將一些小魚抄出來,給他們介紹了一遍。
“你這裡很多都是大型魚類,玉皇城儘管也有一些湖泊河流,麵積很有限,估計養不開,我可以按照它們的外形,身體結構複製出來,其實遺傳物質和你這些魚會有很大差彆!”曾凡說道。
“外形像也不錯了,有多少人能看得到內部差彆呢?”黛米爾聳聳肩說道。
“爸,你製作出來的魚多久能長大?會像這些水草一樣長這麼快嗎?”曾月趴在一邊的欄杆上,盯著水裡問。
“動物細胞比較複雜,生長的比較慢,你能肉眼看到需要兩三天時間,然後,有的魚就會長得快一些,半個月以後,你就可以看到巴掌大的魚了!”曾凡為女兒解釋。
儘管相對植物來說成長慢很多倍,這裡的動物仍然比地球上長的快的多,並且它們有的體型也會很誇張。
一天時間過去,後院變得鬱鬱蔥蔥起來,一些不同種類的花朵已經開放,曾凡劃了一小塊地,種上了他們常吃的蔬菜。
相比長滿了水草的池塘,這些蔬菜帶來的震撼感更大,曾凡上午種下的幾棵黃瓜,西紅柿,大蔥,苦瓜,辣椒,生菜,白菜,青菜等等,下午就已經碩果累累,可以拿來炒菜了。
“太誇張了吧,那我們以後晚上想吃什麼菜,早上現種都來得及?”李虹看著果實累累的菜園子說道。
“蔬菜需要的營養物質比樹木少多了,可以生長的很快,這幾棵菜的生長周期一年左右,你摘完了會繼續開花結果,不需要天天種!”曾凡有點自豪的介紹道。
曾火上去摘了一根綠色的黃瓜,咯吱咯吱的吃了起來,嘴上誇讚“挺好吃,脆還有點甜!”
剛剛少了一個果實的黃瓜秧上很快又長出一個花骨朵,慢慢開放枯萎,很快一個小小的黃瓜長了出來,在眾人注視之下慢慢長大,曾火手裡的黃瓜吃了還沒有一半,驚訝的都忘記繼續吃了。
“這是真正的神跡!曾先生,這也太,太,太神奇了!”黛米爾昨天親眼看到一棵棵小樹破土而出都沒有這樣失態,主要是這個太超乎想象了,這意味著什麼,以後不需要那麼多的農場了,還意味著什麼?
作為一個研究生態係統的專家,她的學科目的之一就是為人類外星移民,甚至更遠的星際移民做技術儲備,雖然她承認人類科研效率沒有機器人高,可是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眼前的現象帶來的可能性太多了,隻要有充足的物質供應,這些蔬菜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嗎,那其他農作物呢。
“我也是昨天萌發的這個想法,人體需要的元素其實並不多,如果把這些元素集中到幾種蔬菜水果上,生長成我們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那麼主食和各種肉類都不再是必須的了,每天吃幾個水果就夠了!既不用擔心營養不良,也不用擔心營養過剩,或者有害物質攝入過多造成的各種疾病!”曾凡解釋自己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