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出售,公開拍賣。
原來這戶有老人去世,子女正在拋售老人遺物和房產。
‘拋售’不是拍賣。
因為認知不同,有點理解不了。
正常情況以為遺物不會有人買,實際這戶人家門口汽車停著七八輛,買家有十多個,挺熱鬨。
來到跟前,門口草地上擺滿待出售物品,包括兩輛自行車120元,寫字台30元,學生桌25元,一幅八達嶺長城油畫35元、1959年古董大擺鐘400元。
其它還包括電視、打印機、台燈、地球儀、許多工藝術品擺件、音箱、書櫃、書籍、保險櫃、椅子、掛燙機、燭台、車庫裡的工具等等。
包括房子,室內所有物品一件不留,全部洗刷擦拭乾淨,擺出來出售,甚至包括餐具和廚具。
張景仔細打量所有出售商口,希望撿個小漏,賺點小錢,給員工發工資。
前麵沒有找到好東西,張景來到車庫。
車庫兩麵開門,前後通透,另一邊是後院,這裡也有一些東西在拋售,比如遊泳池,充氣那種。
還有秋千式長椅,甚至是盆栽也是出售物品。
停在一塊花圃前,戴著嘴套的黃狗聰明豆,仰頭朝張景吠叫兩聲。
看向黃狗,張景若有所思。
“你的狗很特殊,它是什麼品種?”一名四十多歲中年女人走過來打招呼問。
“田園犬。”張景回答。
中年女人隻是客氣一句,指著由盆栽組成的花圃問,“你喜歡花?”
張景點頭,誇讚道:“它們被照顧的很好。”
“我父親喜歡植物,”中年女人介紹,“為此還買有不少書籍。”
“我想連花和房子一起買下來,這棟房子賣多少錢?”張景語出驚人問。
中年女人眼睛一亮,她知道亞裔普遍有錢,沒想到眼前年代人如此果斷和有魄力,介紹道:“我們打算賣260萬米元。”
‘我們’指的是原主子女們,所有東西賣光,房子賣掉,然後分錢,也就是分遺產。
“室內麵積多少?前後院麵積多大?”
“不包括兩個車位車庫,室內麵積2475平方英尺,前院1022平方英尺,後院1295平方英尺。”
1平方米約等於10.76平方英尺,換算室內麵積約230平方,前院約95平方,後院約120平方。
張景不知價格高低,“我需要打個電話。”
“請便。”中年女人客氣。
張景電話打給芭比,當著女主人麵問,把房子地址、麵積、裝修情況、價格描述一遍。
“BOSS,”芭比介紹道,“房子不算貴,也不算便宜,普通市場價,沒有漏可以撿。”
張景懂,掛掉電話和女主人商量,“260萬不砍價,沒有賣掉的家具家電留下來。”
“成交。”
女主人不加思索向前遞出手。
本就是拋售,那些屬附品和小東西,處理需要一兩個星期,不如打包賣掉省心。
下午直接簽合同,接著走過戶交稅流程,事情交給芭比辦。
靜靜等待一周時間,拿到鑰匙,張景帶聰明豆再次回來。
打開前門,穿過起居室,穿過廚房,徑直走到後院花圃前,把一盆盆花草移開。
下麵是一塊三平方大小水泥地板,比地麵低五公分左右,聰明豆在水泥地上蹦跳。
“你最好不要出錯,”張景惡狠狠提醒聰明豆,“否則晚上吃狗肉。”
從車庫找來一根鐵撬棒,張景沿邊緣試探撬動,可以撬起。
掀開水泥板,下麵是一條窄窄的向下通道,約六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