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大出品方聯合動手,控製住網上的輿論輕而易舉。
就連那些跟著姓宋的一起黑安小曦的人也全都趕緊偃旗息鼓,唯恐這部戰火蔓延到自己的身上。
既然郝運的目的達到了,那電影延期自然沒有任何阻礙。
他隻是矯情一下而已,票房破億收益最大的人其實是他這個導演。
這事他得到了車皓師兄的指點和幫助,利用了這群出品方迫切想要票房過億的心思。
然後和洗發水和ad鈣奶那邊也有一定串聯。
當然,做戲做全套,安小曦不可能這邊把宋詛告贏了,那邊就又去和這倆品牌方合作了。
法律程序上看確實沒問題,可是輿論肯定不會允許。
所以,安小曦是實實在在的丟了兩個代言。
這兩個代言是必須要丟的,隻不過丟的方式有點貓膩。
首先,洗發水不是安小曦談的代言,他們談的是郝運,隻是被郝運拿來操作了一番而已。
回頭還是歸郝運代言,隻是人家配合演戲,郝運肯定要讓一些代言費,多配合人家品牌做宣傳。
其次,ad鈣奶這個倒是真的丟了。
隻是丟到了郝運的手裡而已,郝運會取代安小曦代言ad鈣奶。
反正他和安小曦現在處於捆綁狀態,對於品牌來說,郝運代言並不比安小曦代言差多少。
而且,郝運的逼格更高。
他是戛納最佳編劇,金馬最佳影片的獲得者,還是一個音樂創作者,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郝運拿了安小曦一個代言,將自己在談的另一個給了安小曦。
所以,安小曦損失兩個代言是真的,但是肥水也沒有流的太遠,隻是流到了郝運的碗裡而已。
這兩個代言都不會現在官宣,明年這事辦下來之後再說。
到時候就算有人發現了這其中的貓膩,也沒辦法成為輿論發難的借口。
反而能夠給人一種強烈的既視感。
那就是郝運不好惹,他是真的咬人啊。
而且下手賊特麼黑。
不能拿一般人的思維方式去猜度他。
就算出品方們知道被郝運利用了,他們也不可能拒絕和郝運繼續合作。
生意場,本就如此。
7月24號是《那些年》上映滿月的第二天,總體票房已經出來。
可惜,內地總票房9585萬,距離破億僅僅隻差四百多萬。
好在電影密鑰延期生效,在《頭文字d》首映的這一天,《那些年》已經降到很低的排片場次,依舊保持著不錯的上座率。
當然,灣灣和香江那邊就不可能再延期了。
灣灣總票房4.5億新台幣,折合人民幣1.022億,內地沒有破億的目標,在灣灣這邊居然達成了。
而且打破了灣灣本土電影的票房記錄。
在灣灣這邊的總榜上,僅次於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7.89億新台幣,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4.6億,排在了第三的位置。
灣灣媒體紛紛表示,郝運花車馬費請周傑輪,是灣灣影史上最成功的一筆生意。
當然,郝運和安小曦也在灣灣紅的一塌糊塗。
前不久鬨的安小曦是變形人輿論,因為在灣灣沒有沒啥市場,所以對票房並未造成太多影響。
然後是香江那邊,《那些年》成功斬獲6386萬港幣。
在灣灣那邊,《那些年》輸給了《侏羅紀公園》,而在香江這邊卻扳回了一局,因為《侏羅紀公園》的票房隻有6223萬。
當然,香江這邊沒有太多的人關注《那些年》超過《侏羅紀公園》。
他們驚訝的發現,《那些年》超過了《功夫》!
本以為2001年《少林足球》的6073萬是港片的票房天花板,不料到了2004年就被周星星自己的《功夫》超越了。
更沒想到,幾個年輕人隨便搞搞的《那些年》,打破了《功夫》的票房記錄。
目前,《那些年》是香江華語電影票房第一。
和好萊塢電影拚一下,在總榜也能排到第二名,僅次於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1.15億港幣。
有人計算了一下按照現時彙率,就是新台幣:人民幣=4.4:1,港幣比:人民幣=1:1.08,《那些年》的全國總票房達到了驚人的2.67億人民幣。
雖然比不上《十麵埋伏》的1.05億美元,《功夫》的1.07億美元,更比不上《英雄》的全球總票房1.84億美元,《臥虎藏龍》的全球總票房2.16億美元,但是作為一部才拍了兩部電影的新人導演作品,郝運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他不僅能拍《心迷宮》那樣的文藝片,同時也能拍出《那些年》這樣的商業片。
《那些年》的出品方們都要樂傻了。
但是因為《那些年》在內地延期了一個月,所以七月份的慶功就推遲到了八月份。
八月二十五號。
不管內地票房能不能破億,就衝著這兩三億的全球總票房,任誰都不能說他們沒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