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開始逐漸進入尾聲,郝運也在心裡評價這部電影,或者說把它和《那些年》進行比較。
倒不是什麼好勝心,或者想要比周傑輪更囂張。
好吧,是有那麼一丟丟這方麵的意思。
郝運雖然有點不太正常,可他畢竟隻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小年輕,如同失去了好勝心,那豈不提前步入老年生活了。
《頭文字d》的影片場麵可以說處理得非常精美。
包括神隱一般的豆腐店,雨後的加油站,靜謐的山路。
尤其是電影開頭給了ae86一個下山後的超遠鏡頭,在人類產物和自然風景的衝突下,朝陽和麥田襯托得彆有一番風味。
由於這部電影有大量的夜景,畢竟飆車比賽,攔車封路這種事情算不上光明正大。
但看到一束車燈在山中蜿蜒曲折的時候,確實有一種孤獨的美感。
郝運得承認,在這些方麵他確實比不上劉衛強和麥召回,人家畢竟是老牌的香江大導,一直都屬於被他學習的對象。
還有一些細節的處理方麵,也非常的有感覺。
運用了很多動漫上的拍攝手法,在飛馳的時候,鏡頭從後車窗進入並繼續向前一覽整個駕駛室,再從前車車窗穿出。很有新意,也十分具有緊迫感。
而郝運大概就是很單純的平鋪,最多偶爾抓一些情懷畫麵。
郝運沒追求鏡頭的美感,《那些年》的攝影師也不是什麼厲害的攝影師,甚至都不如他的副導演曹楯。
《頭文字d》不僅有好車,還有好聽的歌曲,周傑倫為這部電影唱了兩首歌《漂移》《一路向北》。
和《那些年》一樣,這兩首歌也非常的應景。
不過!
郝運並不覺得《頭文字d》票房能夠超過《那些年》。
原因是多方麵的。
一個是劇情。
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簡陋的裝備,一場動人心魄充滿勵誌的逆襲,這樣的故事滿足大多平凡人的幻想,引發共鳴。
隻是鑒於題材,以及篇幅等多方麵的原因,使得這部電影的劇情過度特彆生硬,連貫性特彆不自然。
電影想展現的故事情節似乎有很多,但時長有限,隻能拋棄許多鋪墊與過渡。
它急匆匆地講完故事,缺少必要的細節填充。
這種現象甚至存在於劉衛強和麥召回的無間道係列,也存在於很多港片導演的作品中。
另外就是演員。
郝運倒覺得周傑輪這個演技最差的,演得竟然出奇的不錯。
或許正是因為演技生澀,所以還真是把初戀那種蠢勁演得栩栩如生。尤其是朝思暮想的時候那個飄了的神態和伴隨著《一路向北》的哭泣。
隻是從導演的角度去講,《頭文字d》請了這麼多的知名演員,卻根本沒有給他們發揮演技的舞台,所有的人都隻局限成了符號。
郝運請葛大爺和薑聞,雖然是客串,但是都給了他們發揮空間。
尤其是薑聞,每當電影院放到他和郝運用英語“友好交流”,都會爆發出一陣哄笑。
再就是感情戲。
鈴木杏扮演的茂木夏樹是個典型的霓虹式小妞,短腿圓臉大眼睛。看得人十分憐惜。
但她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老油條。
從攻略男主強取初吻就可以看出,這絕不是個省油的燈。
典型的紅顏禍水,再加上“援助交易”這種極具地方特色的設定。
難免會讓人想起那句“夏樹,叔叔要**了!”
周傑輪和她就不是同一個維度的。
一邊是平凡的小子天賦異稟鬥敗職業車手的勵誌故事。
另一邊是生活有詩和遠方,但是也不缺少眼前的苟且——夏樹經曆的才是真實的生活,再快的86也追不上坐奔馳的你。
事業線和感情線都單獨拿出來說,兩邊都沒問題。
可是放一塊就感覺問題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