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寶箱】
【恭喜宿主打開證書寶箱(中品),獲得導演+10(永久),劇本/配樂《海邊的曼徹斯特》。】
呼,雖然沒能給上品寶箱,但其實和上品寶箱也沒有什麼差彆了。
之前在戛納拿的最佳劇本獎,也就600的容量,而這一次的評審團獎雖然是中品寶箱,卻也有550的樣子。
而且,還給了10點導演屬性。
至於這個《海邊的曼徹斯特》,一聽名字就是個洋劇本。
大概類似於《爆裂鼓手》吧。
《十二公民》郝運就沒仔細看,他是法學生兼電影人,《十二怒漢》早就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
如果新劇本改編的很好,倒也省事。
關鍵是《海邊的曼徹斯特》,郝運看了一晚上的劇本。
馬德,直接看抑鬱了。
第二天在飛機上都淚眼婆娑,實在是喪到不行。
電影劇本很好,沒有特彆明顯的地區文化屬性,漢化估計也不難。
男主角因為失誤造成了兩個孩子的喪生,從此陷入無儘的悲傷。
選址可以是北方的港口城市,大連或者其他什麼的。
原作的失誤是忘了放壁爐的防火板,要想一個符合華夏這邊生活習慣的。
其實最麻煩的是選演員。
男一號肯定是郝運自己了,他好不容易才碰到一個能夠衝獎的本子。
雖然他的年紀可能小了點,但是他可以等。
反正一時半會也沒有檔期。
完全可以等三年之後,接近三十歲的時候拍。
到時候做個滄桑一些的造型。
隻要演技到位,說服力沒有問題。
郝運看重這個劇本的主要原因就是演員發揮空間很大。
他甚至覺得自己現在演技根本不夠。
不可能一邊拍屬性一邊演。
郝運打算用兩三年的時間,初步整合一下自己的表演風格。
到時候實打實的拿個影帝回來。
至於女主角,安小曦大概是演不了的,不過也要看她的進步情況。
最難的其實是侄子的演員。
十多歲二十歲的年輕演員,真心沒有什麼出彩的。
郝運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多花點時間物色。
回到華夏,郝運補了一個《鬥牛》的國內首映禮。
這部電影和戛納那邊同步上映。
借著郝運新作的名頭,院線很給麵子,再加上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首日倒也有了幾百萬的票房。
後邊幾天隨著口碑的發酵,票房並沒有回落多少。
接下來就是砸錢做宣發的時候了。
光線傳媒請了不少的業內大咖,辦的熱熱鬨鬨。
一個“評審團獎”被他們吹的像是拿了金棕櫚一樣。
王長天給郝運獎勵了五百萬,還額外辦個了慶功宴給其他人發紅包。
其他人就沒有郝運這麼豐厚了。
郝運沒怎麼客氣,也沒有聖母的拿出來給大家平分,這是他應得的。
安小曦沒有參加首映禮和慶功宴。
她跟著劉阿姨去旅遊了。
郝運沒想到陪著她去了一趟蓉城,她居然還沒有玩夠。
心裡有點空落落的。
就像是你一大早跑去買愛吃的早點,卻發現那家早餐店已經關門了一樣。
郝運去過她家,發現東西都還在。
不像是突然跑路了的樣子。
《十二公民》的劇本郝運沒改,直接拿去找陳星良了。
陳星良還挺意外的。
在他看來,這個劇本涉及的學術問題可能很幼稚,但是考慮到和法學相關的電影本來就很少,倒也來了興趣。
甚至還召集了幾個學生,把這東西當成課題進行了討論。
郝運已經談到了改編權,不用擔心彆人抄他的劇本——他還挺期待有什麼人不知死活的抄一抄,也讓師兄們有點新鮮玩意解解悶。
參與討論的師兄全都是博士研究生,甚至還有學校的講師,就他一個讀碩士的菜逼。
除了完善劇本,郝運也是在導師麵前刷臉。
他缺課太多了,雖然也能完成老師布置的課業,但是和他理想中成為陳星良關門弟子的追求不一致。
今後真要出點什麼事,會被大義滅親的。
所以,法學電影就是一件特彆能夠讓陳星良重視的事情。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