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盟友了,賈璉當然要擺明立場,他就是看好當今陛下。
林如海當然也知道承輝帝的年齡優勢,問題是他經曆的更多,態度謹慎的提醒一句:“賈王史薛四家,與太上皇的糾葛更深一些,賈家兩任京營節度,都是太上皇當政期間。”
賈璉當然要反駁這種觀點,賈家後來敗家,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這些舊有關係糾葛的產物,更有賈家人貪財的因素。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今後賈府必須是我說話算數。為了賈府的長久富貴,即便是有不忍言之事,該做的還是要做。”賈璉把話說的極為明白了,誰攔著我,誰就是去死。
林如海聽的瞳孔微微收縮,他知道賈璉是個狠人,隻是不知道能很成這樣。
“此事,不要對你姑母說,更不可對外人說。”林如海話雖如此,實際上已經等於同意了賈璉的觀點。很快林如海轉移話題:“賈雨村之事,你可有定見?”
“姑父友愛同窗之誼,不可受損。回頭見了王太尉,我提一句,往西北打發就是。”賈璉看似隨意的
回答,好像不放在心上,實則心裡在做判斷,王家人已經夠狂了,加一個金陵知府賈雨村,今後王家人在金陵不得翻天啊。
“如此也好,給你二叔的信了,我就不提賈雨村的事情,全權托付給璉兒處置。”
賈璉聽了點頭接下這個差事,儘管賈雨村很遭人狠,但這話怎麼說呢?剛出來做官的時候,賈雨村也是個正直的官員啊。接觸之後,賈璉看的清楚,賈雨村是個非常老練的官僚。
這個人留著,或者推薦給張廷恩做一把刀,那真是很好用的。
且先看看吧,先丟到西北去勘磨幾年。
林如海說了賈敏要回京的事情,賈璉自然是無不可,炎症這個東西,好了就是好了。運河不是大海,一路坐船旅行,不會太辛苦,自然問題不大。
賈敏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進京,林如海帶著賈璉找到賈雨村,三人這次不喝酒了,改喝茶。說起進京謀求起複的事情,賈璉當仁不讓的攬下來:“雨村兄勿多慮,此番跟著進京便是,家師張閣老主持戶部,正需老練精乾之人。”
賈雨村聽了頓時麵露喜色,強行壓著才沒有露出來,臉上的笑容帶上點討好:“如此,賈某人多謝小公爺了。”
賈璉自然要引誘一番:“雨村兄久不在朝,不知當今好事功,家師能入閣,靠的就是為當今辦事。還有那李如水,也是如此。在下於家師府上,幾次遇見白龍魚服,因不認得,鬨出了不小的笑話,說了一些狂言妄語。當今待臣下仁厚,不以為忤,竟取為狀元。璉唯有鞠躬儘瘁死而後已。”賈璉說著話,還朝北方抱手虛拜致意。
這一番話,自然是極有說服力的,殿試的文章賈雨村也看了,很精彩,從傳統文人的角度看,賈璉那篇殿試的文章的前半部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你瞎說什麼大實話?後半部分,賈雨村認可言之有物,不像其他考生,隻是從古書中找一些空話填進去。
林如海也感慨道:“不知道的,還以為璉兒的文章是個經年老吏所作。”
賈雨村點頭表示認可,沒有多年的基層打磨,不可能看清楚這個社會的底層本質。
賈璉心道【這些道理,我中學就開始學了。】(PS:70後初中要學政治經濟學的。)
曆史唯物主義史觀隻要掌握了,套進任何一個時代,都不難分析出相應的階-層。
當人類社會以國家的麵貌出現後,治理成本就是繞不過的問題。
所謂的降雨量四百毫升線,限製了農耕文明向北擴張的說法。也是個成本問題。
鄉賢治理地方的形態,那也是為了節省成本。因為朝廷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