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獻禮儀式(2 / 2)

潘季馴沒想到賈璉如此的言辭犀利,他算是事功派的代表,政績是拿的出手的,但是卻都被賈璉完美閃避了。

你就說我說的問題是不是存在,你能不能解決吧?

土地兼並就不說了,水利設施的建設呢?地主可不會主動去興修水利,他們隻關心收租子,基層官員挑河堤之類的工程還是有動力的,水利設施就未必了。甚至還沒那個能力,這都是技術活,讓一些科舉出身的官員去做,沒準起反作用。至於農業種植技術的提高,就更無從說起了。

說句不好聽的,即便畝產提高了,百姓該餓肚子還是會餓肚子。現代社會的巴西缺耕地麼?為何大麵積的饑餓呢?還有非洲等等。

每個王朝到了中期,土地兼並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頑疾。任何行業,隻要有利可圖?行政上一刀切,一定會搞出點事情來的。比如,農戶養幾頭豬都不行了。這現象跟土地兼並有啥區彆?不都是大魚吃小魚麼?還是動用行政力量的吃相。

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扯遠了。

現在的大周,進入了一個高度內卷的時期。但是對於賈璉而言,其實有很多藍海領域有待開發。

看著被懟的麵紅耳赤的潘季馴,賈璉不緊不慢的繼續:“陛下,微臣以為,西洋紡織機器效率高,確實不宜快速推廣用於棉布生產。倒是羊毛紡織,可以使用此物。”說到此處的賈璉故意停頓,想聽聽有人沒有跳出來駁斥自己。

可惜了,一個人都沒有,不是不想,是都不懂啊。

賈璉其實也不懂,但架不住他沒少上網,零星的不成體係的知識,還是懂個一鱗半爪的。

“羊毛價格非常的低,利用率也很低。主要是羊毛紡織品的軟化技術不過關,加之穿著也不舒服。有錢人有皮草可以選擇,市井之間普通百姓的床墊下麵都是鋪的稻草。據微臣所知,羊毛可以進行脫脂處理,然後織成布匹,用於冬季防寒,物美價廉。至於羊毛的來源倒是容易,開啟邊貿,向草原各部收羊毛就是了。不用舞刀弄槍就能活下去,誰還願意冒險南下,真當本朝的刀不快麼?織出來的羊毛布,前期可以用官方采購軍需品,穩定生產和采購途徑後,對外徐徐推廣至民間。如此,也不會傷及民間百姓的紡織生計。”

此處,賈璉停了下來。

承輝帝滿意的點點頭,指著蒸汽機道:“這個呢?”

賈璉道:“此物用途廣泛,可以用於礦山抽水以及傳送帶等提高產量的設備帶動方麵,可以用於帶動機床,提高軍需產量,甚至可以用於直道上,帶動大型的車輛行走。”

這個潘季馴聽了又插嘴:“直道?秦直道的軌道?”

賈璉嗯了一聲:“形式上比較相近,就是不知道仿造出來的蒸汽機動力大小如何,能有多大的運輸量。此物對於本朝而言,屬於新事物,還要考慮到民間的抗拒,修路需要征地涉及到補償,等等難題。據賈某所知,塘沽有優質的煤礦,開采堆人力就是,大規模運輸的問題需要解決。本朝京師百姓,日常燒煤為主,蒸汽機能大大的提高采煤的產量。”

這些就內容對於閣臣和皇帝有點遠,賈璉講的比較通俗,倒是不難理解。

“如此說來,此物真就是利國利民,大大的好東西。”潘季馴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賈璉沉默了一番道:“東西是彆人造的,我們隻是仿製,知道怎麼用,知道怎麼造,原理卻不懂。這是不行的!不抓緊學習趕上去,遲早西洋各國開著蒸汽機帶動的鐵甲戰艦打上門的。不要懷疑賈某在危言聳聽,英吉利這個國家是靠做海盜起家的,西洋列強都差不多。”

平時賈璉說這些呢,大概是要被圍毆的,今天彆人把這些東西當國禮送過來了,親眼目睹後,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這幫內閣大臣都是頂尖的人精,精通人性的,他們怎麼看不到賈璉描繪的未來呢?

看到歸看到,但太遙遠了,與近在眼前的利益沒法比。現場不反駁賈璉就算客氣的,真的有操作,注定給你拖後腿。

“賈卿有何具體的想法,寫個條陳上來,朕看看再說。”承輝帝開口為賈璉站台,他很清楚,有的事情必須他來推動。

這個國家的變化,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時候非常的罕見。所謂的民意呢,你首先是個民。

說句不好聽的,家裡的下人們,各位大老爺能把他們(她們)當人看麼?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北宋皇室其實做的真不錯了。至少是對開封的市民挺不錯的。

明朝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元朝的影響,周朝又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明朝的影響。

蓄奴,是事實上存在的。

當然不是說外麵的自由民一定活的比家生子們要好,如同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種植園裡的黑奴都是私人財產,奴隸主花大價錢買的。

英國工廠裡的白人童工,過的真的比美國南方莊園裡的黑奴要好麼?

資本家就一定比奴隸主善良麼?

真實世界很玄幻的!

所以呢,還是要講科學,用生產力來說話,這就是宏大背景了。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講宏大敘事集體主義,隻講個人自由小民尊嚴,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個打上門來的是鄰國還是外星人,又或者彆人開著航母不遠萬裡到你家門口晃悠,擺出隨時要打你的架勢。

真的被侵略到本土了,或者國家內戰了,個人自由和小民尊嚴一錢不值。

又扯遠了!

今天大朝會對於賈璉而言,還是很有收獲的,至少蒸汽機和成套紡織設備,未來賈璉可以用手裡的研發司進行仿製。

凡事要先做出成績來,彆人看見了,才會跟上。新鮮事物就是這樣的。

賈璉有沒有危言聳聽,在內閣大臣們看來,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賈璉將這些新事物用於實踐,會不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不可預知的動蕩。

承輝帝登基以來,皇帝也好,內閣也罷,經曆了太多的動蕩。

內閣,現在最大的追求就是穩定!說的通俗點,大小金川在內閣看來都是皮膚病,西洋人帶來的新玩意,可能造成癌症。

承輝帝的高度,看到的則更為長遠一些,他支持賈璉,也在情理之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