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薛定諤的貓(2 / 2)

“回聖人,賈大人率部離京三日了,昨日信報,神機營日行百裡,算日子,距離灤州最多兩日的行程。”裘世安這次沒裝啞巴了。

承輝帝滿意的點點頭:“不愧是賈璉一手帶出來的隊伍,裘世安,可知一支隊伍,日行百裡意味著什麼?”

裘世安笑道:“奴婢哪知道這個?奴婢就知道,神機營這一路上不住城市村鎮,對百姓秋毫無犯,對地方沒有任何打擾。”

承輝帝歪歪嘴:“你這老奴,算了,你也不知兵。你隻要記住,任何一支軍隊,日行六十裡而不亂者,可為精銳。想那神機營,麾下步炮騎,齊裝滿員,小兩萬人的隊伍,日行百裡井井有條,絲毫不亂,說明即便倉促遇敵也不會亂!這是精銳中的精銳。”

裘世安笑道:“奴婢懂了,賈大人此行的目的是威懾山海關,迫使玄理就範,奴婢就想看看,賈大人會怎麼做!”

承輝帝聽著這番話,笑罵道:“你這老奴,不是看的很清楚麼?”

灤州就在眼前時,看著灤州知府以及西山大營統製等人,站在十裡亭處迎接時,賈璉下令全軍就地修整,城外紮營。

安排好軍隊後,賈璉帶著隨從迎上去,提前下馬,快步上前:“辛苦諸公來迎,賈璉就此謝過。”

灤州知府趙午上前致意後,略顯猶豫道:“賈都督,朝廷的旨意收到了,灤州上下本該全力配合賈大人,奈何此前西山大營兩萬將士在此駐紮數月,灤州地方上實在是供應不起神機營了。非但如此,城內也沒有合適的地方駐紮,此事,還請賈都督多多海涵。”

看著趙午不知道是不是在演戲的樣子,賈璉也沒計較,很乾脆的表示:“神機營不入城,各位請回吧,有事情明。”

一句話說的趙午麵色一喜,稍稍落後的西山大營統製韓龍表情略顯陰鬱,上前見禮說話:“卑職韓龍,見過都督。”

賈璉抱手回禮,示意他走一邊單獨說話:“西山大營的開銷,戶部撥款呢?”

韓龍沒想到賈璉問的如此直接,回頭看看灤州地方的人,壓低聲音道:“出征時發了一個月的餉,到了灤州後,頭一個月還算及時下發,後來就沒那麼痛快了,就發了一回。這都半年了,兄弟們的餉銀還欠著三個月的。”

賈璉又問:“遼東和山海關的餉銀,發的及時麼?”

韓龍麵帶不忿:“那是自然及時足額發放,且都是半年一發,朝廷的意思,此二處皆需安撫!李閣老也有令,讓我部不要鬨!朝廷自有安排。”

“也就是說,下半年遼東和山海關的餉銀,全都發下去了?戶部能這麼痛快?”賈璉表示我不理解。

韓龍點點頭;“據我所知,確實如此!”

賈璉這下明白了:“寫一份請餉的折子送來我用印,連夜送京。”

韓龍頓時大喜過望,他這種不上不下的官員,彆看是京營三大營之一的統製,實際上在朝廷裡沒啥話語權。

不是每個帶兵的人都叫賈璉,不是每個文官都敢在內閣會議拿茶杯砸首輔的。

“多謝大人!卑職這就去寫!”韓龍大聲謝過時,身子微微勾著腰,賈璉極為順手的拍肩膀道:“一群牆頭草能足額拿餉,忠心耿耿勤於王事的兄弟卻要欠著餉銀,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這官司,我替你們打了。少一文錢,回去我砸了戶部衙門。”

韓龍再三謝過不提,灤州知府還沒走,並且領著地方老者上前來見,奉上殺好的豬羊各十頭,酒五十壇。

賈璉謝過父老,表示豬羊收下,酒水不能收,因為有軍紀,出征在外,軍中不得飲酒。

趙午麵帶擔憂道:“下官替本地父老問一句,都督率部來此,會不會打起來?”

一直給人很好說話印象的賈璉,聽到這句話頓時拉下臉,冷冷的看著趙午問:“知府大人這是要刺探軍機麼?”

這話就很含蓄了,再不識趣就會問你,收了玄理多少銀子,來為他打探消息。

趙午連連謝罪後退下回城,韓龍拿著寫好的折子送來,賈璉當著他的麵用都督印,附一份奏折,裝入信封上火漆用小印。派人立刻出發!

韓龍見賈璉做完這一係列事情後,這才低聲道:“趙知府應該是為李閣老問的。”

賈璉微微一怔,似乎有哪裡不對,很快又反應過來了,抱手道:“謝了!”

韓龍告辭回城,賈璉在十裡亭內坐著休息,參謀處的人立刻開始布置,展開工作。

灤州這邊的風沒京城的風那麼硬,帶著點潮濕的感覺。賈璉麵朝渤海的方向,似乎感受到了海水的腥味。

“起草軍令!”不待休息,賈璉立刻開始工作,日行百裡的意義,就是在展示軍威。四天半走了四百五十裡,還帶著步兵炮兵,嚇不死你。

參謀處長立刻準備筆墨,賈璉口述:“欽差大臣,作軍都督令如下,此番奉旨東巡,意在演練京營,並視察各軍。三日後,神機營攜西山大營於灤州秋操會演,山海關鎮守玄理,遼東各部長官,屆時務必到場觀摩。此為軍令!賈璉於八月三十日午後。”

軍令下達後,立刻發出,絲毫沒有停頓的意思。

至於秋操場地,參謀處的人早就先到一步,選好了距離海邊不遠的一大片荒地。正在雇傭民夫,紮草為靶。

山海關,信使連夜進城,麵見玄理。

拿到賈璉軍令的玄理,大驚失色,連忙來見李馳。

人在山海關這段時間,李馳感覺還是不錯的,認為自己與玄理形成了默契,隻要玄理不鬨事,他就能保證玄理的利益。

李馳的目的也很簡單,朝廷需要他坐鎮,穩住山海關,他達到目的即可,至於手段,不重要。

什麼時候能回京,李馳心裡也沒底,還能不能繼續留在內閣,一樣沒底。至於賈璉率部前來,李馳決定靜觀其變,先不表態。

京城裡發生的事情,李馳倒是知道的,也沒打算摻和進去,他知道這時候跟皇帝唱反調,實為不智之舉!

玄理來訪,正在晚飯桌上的李馳,放下筷子起身相迎。本來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節奏,玄理突然來訪,隻能說明出事了。

玄理道明來意,遞上軍令後,李馳很努力的在軍令上尋找自己相關的信息,真就是一個字都沒有提。

難道說,賈璉忘記了,還有一個內閣大臣在山海關坐鎮麼?直接給玄理下令,無視內閣大臣?

玄理也是這麼想的,並表達了疑惑。

隻是這兩人不知道的是,當玄理稱病不肯去京城的時候,李馳已經不能算閣臣了,玄理也處在薛定諤狀態,可能是忠臣,可能是反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